第229章 新帝(第2/5頁)

這可不行,為了金鑾殿那個寶座,大皇子可是準備了良久,怎可能讓它落入旁人的手中。

所以在這關鍵時候,大皇子也不再藏著掖著,終於動用了自己埋伏已久的棋子,很快與領著兵衛的陸統帥沖進了皇宮,想直接來一個強行上位。

大皇子的做法也很簡單,他準備讓景康帝寫下禪位詔書,然後再把人軟禁起來。

在大皇子看來,自己的做法並沒有錯,父皇早就到了該頤養天年的時候,他只不過是想讓父皇能好好修養而已。

至於朝臣們對他的上位相不相信,大皇子已顧不上這麽多了,再說到時自己掌著權,該怎樣做,還不是全由他說了算。

要說景康帝也不是個沒有防備的人,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所以自生病之後,景康帝就調了禦林軍輪流守衛著皇宮了。

可禦林軍的兵力怎麽能與京郊大營相比,這不,沒幾個回合,大皇子和陸統帥就控制了全場。

彼時躺在榻上,消瘦了不少的景康帝,在看到大皇子和一身戎裝的陸統帥走進來後,一時還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雖已聽到外頭乒乒乓乓的打鬥聲,也知道定有狀況發生,可陸統帥會參與其中,景康帝是怎麽都沒想到的。

果然問鼎之功吸引人啊。

看到大皇子手裏遞過來的禪位詔書,景康帝當即明白,他的大兒子這是準備取而代之呢。

雖此時景康帝已沒有力挽狂瀾的實力,不過就這樣聽憑擺布,可不符合他的性子。

“朕平日就是教你這般大逆不道的?”

氣色不佳的景康帝,卻依舊中氣十足,斥責聲不說在整個養心殿回蕩,就是守在外頭的兵衛都聽了個一清二楚。

如同雷鳴般的一吼,讓毫無防備的大皇子頓時心中突突,一時竟有些不敢吭聲。

見狀,景康帝心下搖頭,就這樣的膽子,自己真要把江山交到他手上,日後肯定基業難穩。

相比起大皇子的遲疑,陸統帥就要果斷了許多。自己可是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了從龍之功上,若此次功成還好,否則迎接他和家人的只有萬劫不復。

所以,陸統帥是絕對不允許自己往後退縮半步的。

只聽他口裏說了聲“微臣得罪聖上了”,然後就不由分說的舉劍上前,準備來硬的。

沒等陸統帥把劍比到景康帝的脖子上,一只箭羽很快從身後射穿了他的胸膛。

許是速度實在太快的緣故,中箭後的陸統帥不受控制的往前趔趄了好幾步方停下,他忍痛轉身,就看到那個他吩咐守在外頭,不許靠近養心殿半步的鐘校尉,此刻正站在門口,手裏有一把弓拿著。

陸統帥用盡最後一口氣在想,自己心口插著的箭,應該就是鐘校尉所射的吧?

鐘榮不是傻子,從陸統帥率領他們出了兵營,而後與大皇子會合,他就發覺了不對勁,心裏也對陸統帥的護駕之說產生了懷疑。

等到了皇宮門口,聽到陸統帥突然下令與禦林軍對抗,鐘榮就基本確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這哪是去護駕啊,明明就是沖著聖上去的好嗎。

至於大皇子想對聖上做些什麽,除了爭奪皇位,鐘榮不做別的猜想。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他們鐘家向來只效忠當今聖上,自然不會做出犯上作亂的事。

想到這裏,鐘榮準備伺機而動,隨即他朝身邊的鐘錦安和鐘錦華眼神暗示。不愧是父子,三人立馬有了會意,是以鐘榮走向養心殿時,鐘錦安和鐘錦華是打了掩護的。

都說擒賊先擒王,沒了領頭的羊,剩下的羊群就是一盤散沙。

見陸統帥斃了命,在場兵衛紛紛扔了手裏的刀槍。他們當中本就有好些人跟鐘榮一樣,也是被陸統帥的護駕之名給騙了的,這會兒知道了真相,自然是巴不得能快點撇清了。

也正因為如此,大皇子的近身兵隨很快都被制服。

是以,前一刻鐘還抱著榮登寶座美夢的大皇子,此刻已成了大勢不在的光杆一個。

······

許是被氣著的緣故,原本就已油盡燈枯的景康帝,第二日竟是連地都下不了了。

太醫看過之後,除了說微臣無能的話,其他已無辦法。

這是藥石無醫的意思。

眾朝臣聽聞後,難免心中悲傷。特別像秦遇這些老臣,得知聖上病危,頓時淚流滿面,君臣共事多年,怎可能不難受。也有善於鉆營之人,很快盤算起變天之後的事。

雖景康帝還未立下太子,可大皇子被囚禁,二皇子早在兵部尚書仇有業被斬首的那一刻就已經出了局。

而從三皇子代為處理朝政這件事來看,大家都明白,若無意外,那麽接下來他們要效忠的主子便是三皇子了。

相比起朝臣的難以接受,景康帝卻是淡定。人生自古誰無死,自己雖被人稱作萬歲,可誰人不知,這世間哪有真正活到萬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