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歲月如刀(第3/3頁)

有時候,常常見面的人,往往容易忽略彼此的變化。尤其是年少就相識的人更是如此。

因此在她的印象裏,總是下意識將狄仁傑認作當年面貌。

然而看不見面容,坐在屏風後,只聽著狄仁傑的聲音,姜握才更加意識到——他也早不再是,當年去姜宅見她的青年了。

甚至孫女都是能去上陽宮念書的年紀。

而她多年的朋友和同僚,也都未被歲月遺忘。

就在端午前,王神玉還與她玩笑道:“等儲君之事塵埃落定,我便能夠致仕了吧。我可也是年過七旬,都望著八十的人了,陛下不會真留我在朝堂到九十這般無情吧!”

又說起劉仁軌——問她要給劉相的八十五歲壽筵送什麽大禮。

歲月如刀。

“有人把生命比作讀書。”姜握手裏拿的是最新的報紙,上面刊登著王勃最新的廣告文,寫的是鉛筆。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往前走,人亦在年年歲歲中老去。

兩個人一起看廊下日落月升,星辰漫天。

崔朝聽到她的聲音輕如夏夜中的薄霧。

“死亡就像人在黃昏時分讀書。讀啊讀,沒有察覺光線漸暗。”

“直到讀書的人停下來休息,才猛然發現白天已經過去,天已經很暗,再低頭看書卻什麽都看不清了,書頁已不再有意義。”[1]

或許是有這樣一個夜晚,或許是早有心理預期——

當姜握收到晉陽公主自華原送來的訃告,告知她孫神醫仙逝後,姜握的內心,與其說是大悲大痛,不如說是一種孤山寂嶺,大雪紛飛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