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求賢詔

九月一日。

上陽宮觀風殿。

女校師生的坐席區,楊小藜看著高大的金紋銅鐘,被早就守在一旁的戎裝女千騎衛大力敲響。

鐘聲雄渾洪長,響徹殿宇。

起初她只是激動到手麻,後來整個人都覺得麻了起來。

楊小藜甚至擡手摸了摸耳朵,覺得耳朵都是滾燙的,能聽到自己隨著鐘聲震蕩的心跳聲。

她明明在看著,但腦子的反應卻比眼睛要慢——

直到隨著眾人見禮,直到進門的兩人都已然分別落座,楊小藜才反應過來。

是真的聖神皇帝與大司徒!與她跟阿娘特意提早一晚就守在則天門下,占據了一個好位置,在登基典儀上看到的一模一樣!

楊小藜略微平靜了一點後,才發現因為激動,手裏的竹紙被自己捏出了皺褶。

她連忙心疼地松手,把紙頁抹平,紙上印著清清楚楚的字跡——

上陽宮初等學校(女校)開學注意事項。

以及……

開學典禮的流程。

*

“那日,會由咱們女校的副校長鎮國安定公主來主持整個開學典禮。”

楊小藜還記得,給她們講注意事項的老師,聲音與語調說不出的好聽與雅致。

據說是從長安請來的老師。

因初等學校的學生,比不得那兩所學校基本都是在朝為官(甚至為官多年)的臣子。哪怕不是官,至少也是成年人。

女校的學子,卻大部分都是十歲左右的小娘子。

因此,她們比另外兩所學校,多了一個提前報道的步驟。

由老師給她們講解開學的注意事項,以及分發校服。

在鐘聲回蕩中,楊小藜一手捏著竹紙,一手忍不住再次輕輕的愛惜地撫摸自己的校服。

一來,這是她穿過的最好的棉布衣裳,勻細堅潔不易扯壞,甚至還很軟。

二來,有這身校服,就不用阿娘為她籌措了。否則一身體面到能入‘皇城’上學的衣裳鞋履,必會讓阿娘作難到睡不著。

聽說校服都是學校發的,還是一樣的,阿娘整個人看著都松弛了。

因是一樣的校服,怕與旁人的混了去,阿娘就給她在衣服上面繡了她的名字。

小藜,又繡了一根小小的草芽。

其實……她原本不叫小藜,旁人都管她叫小灰——因懷著身孕的時候,她的阿娘總喜歡吃一種叫做灰灰菜的野菜做成的面窩窩。

其實哪有人只喜歡吃野菜窩窩,不過是沒法子罷了。

她是遺腹女。

據說(只能是據說,因楊小藜從來沒見過別的親人)她阿娘生下她,阿公阿婆一見是女孩,轉頭就出去了——原以為是遺腹子,那也算給少年早夭的兒子留個後,既然是女伢,就沒必要了。

連原本送來的一提雞蛋都沒忘記拎走。

之後就把她們打發出了門戶。

楊小藜不能想象,剛生完孩子的阿娘是怎麽養活她跟自己的。總之,從她有記憶起,賃來的一間小屋裏,就總是飄著醬菜的味道。

阿娘會做醬菜賣給南市的醬菜鋪。

而她從會走路起,就認得各種野菜,尤其是灰灰菜,她們吃了太多。

改變她們生活的,是幾年前,南市多了兩家隸屬於【出版署】的抄報鋪。

阿娘是楊小藜心中最堅強最有主意的人。她把幾年來攢下來的銀錢,與頭一回忍羞開口去尋娘家親人借來的銀錢,用來在抄報鋪不遠處賃了個極小的門面,開始賣醬菜。

楊小藜知道,阿娘早就想自己做生意,只是她們是真正的孤女寡母,怕被人盤剝欺負了去。

直到出現抄報鋪——出版署可是鎮國安定公主掌管的署衙。那裏面抄報紙的又都是爽快的女娘,就在左近,不至於讓她們悄無聲息就糟了罪。

那一年,楊小藜五歲。

她認的字,除了阿娘會的近百個字外,其余是都是抄報鋪的女娘們教給她的。

後來……有一天,有個女娘問她:“小灰啊,你想不想去真正的學堂讀書?”

*

楊小藜撫摸著袖口處阿娘繡的名字——

小藜這個名字,也是那位女娘起的,要填報名表,不好填小灰。

那女娘笑道:“雖說小灰這個名字也有趣,但到底填了學籍,名字就要跟你許久。”

灰灰菜在醫書裏的大名,就叫藜。

而楊,是她阿娘的姓。

小藜其實知道素未謀面的父親姓甚名誰,但她覺得,那與她無關。

她是楊小藜。

*

“典禮上頭一位致辭的,自然是聖神皇帝陛下。”

報道日,老師和聲細語的囑咐,在說到陛下的時候,語氣卻也凝重了許多。

“陛下金口聖言,自是一字千鈞。”

“你們此時自然未必聽得懂,甚至記不下——這都沒關系,陛下的致辭,將來必會刊登在報紙之上,以後在課堂上,也會有老師帶著你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