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各學訓言

這一日,姜握依舊是隨了皇帝的輿駕,來到了上陽宮的觀風殿正殿。

即上陽宮學校的大禮堂。

從很多年前起,每每看到各宮的正殿,姜握都會想起後世人對隋唐建築的總結。

各種精妙的詞匯,如果換成一個簡單而樸素的字,那便是——大。

姜握細數數十年所見,甭管是太極宮、大明宮、洛陽皇城還是此處上陽宮,其中宮殿的設置或偏莊重肅穆,或偏雍容華麗,或雅麗園林貼近自然……

無論風格如何,基本原則是‘大’。

恢宏而舒展。

大氣磅礴。

尤其是每座宮殿的正殿。

比如據姜握換算至現代的測量之法,這上陽宮的正中大殿,觀風殿,足有五千多平,與大明宮專設的宴會殿麟德殿差不多大。

當然,數字依舊只是模糊的,讓人難以想象。

姜握依舊在腦中,與古代宮殿的計量單位,故宮做了一下換算。

觀風殿=三個永和殿(故宮最大的殿)

而若論人頭來算,姜握是在大明宮麟德殿參加過大宴的——麟德殿可宴三千人,且殿前還有大廣場,可供舞樂、百戲之演,甚至,還能組織一場正兒八經的馬球賽事。

故而,用觀風殿正殿,改成學校的大禮堂,再為合適不過。

“陛下。”

姜握先下了馬車。

嚴承財原想上前來扶聖神皇帝下馬——畢竟今日陛下穿的雖不是登基大典那般鄭重的旒冕袞袍,但也是視朝聽訟及宴見四夷首領的鷩冕朝服。

身上雙珮,鞶囊,小綬等俱全,下馬車的時候,自不如常服輕便。

作為禦前為首的宦官,他自然應該上前攙扶。

但見大司徒就在馬車下不走,嚴公公認真思考了下:我到底是‘失職’不扶陛下比較好,還是上前擠開大司徒‘盡忠職守’去扶陛下比較好。

之後,已經進化版(自我認知)的嚴公公,站在原地沒動。

眼見大司徒伸出手,扶了聖神皇帝的手臂。

陛下穩穩走下了輿駕。

之後大司徒又彎腰替陛下整了整小綬之間的四枚玉質圓環。

姜握都一一整理過後,才擡頭笑道:“臣期待今日陛下的校長致辭。”

姜握早就去禦前請奏過,開學典禮當日,需得陛下第一個致辭。

然而她到現在,還沒看到陛下的文稿。

且這回,陛下也沒有如其余大詔一般,令中書令來擬。

故而她說很是期待。

聖神皇帝見她眼眸間不同往日的明亮湛然喜悅,如同皎潔清澈的月光,不由也笑了。

這樣歡喜呀。

“朕也期待著你的。”

這一回聖神皇帝也沒有提前看姜握的文稿。

不知她要說什麽。

*

在聖神皇帝到之前,此番來參加開學典禮的老師和學生們,自然早都到了。

因是學校的開學典禮,並非大朝會。座次就沒有按照上朝的官位排序來——

大禮堂內,早在平整光滑的青石地磚上,以顏色作為標記,劃明了三座學校的座位區。

而每個學校的座位區,都是前幾排做老師,後面坐著學生們。

因而也會出現,官位低的人比官位高的人坐的靠前的情況:比如【高等學校】裏,各學院的院長,自然是坐在第一排的。

於是,法學院的院長狄仁傑,論排序,就要坐在王相前面。

畢竟,王相至今都還沒填老師申請表,他只是跟大司徒表示,將來看看若有合適的課程,他偶爾去講講課也行。

堅決不肯申請固定的第二份工作。

而王神玉也不在乎自己坐第幾排,他在乎的是——

王相進門後直奔另一位坐在‘院長席’的宰相小夥伴,就坐在他背後,然後一下下點著對方肩膀道:“守約,裴院長,裴相,小裴……”

意識到王相是不會停的,裴行儉不得不回頭。

其實,在王相坐到他後面的時候,裴行儉就知道王相想說什麽。

果然,就見王相指了丹陛之下的東台問道:“守約你怎麽坐在這院長席,沒坐在台上【軍事學校副校長】那個位置上呢?”

說來,觀風殿既然是皇城大殿改的,自然之前就有坐北朝南的丹陛和龍椅。

這些都是無人敢動的。

但是在丹陛的側面,另外搭了一處三步台階高的台子。上面設了條案和四個座位。

條案上還支著四個金色的牌子,寫明是三所學校的副校長與教導處處長的座位。

如今已經有三人入座了,而且劉仁軌是坐在最東邊首位,足見三校共同教導處處長的威風凜凜,按序為:【教務處處長】劉仁軌;【高等學校副院長】姜握(暫空);【初等學校副校長】武曜初;【軍事學校副校長】李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