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安定公主

這一年五月下旬。

夏日最盛之時。

姜沃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因負責運送的小吏道此物是從長安送來洛陽城的,姜沃起初還以為是王神玉或是文成等人送的。

等真正看到這只木箱,看到箱體外面貼著,從南到北數個驛站的紅紙加急簽子,姜沃立時反應過來:應當是師父!

果然,在她暴力拆鎖打開箱子後,迎面看到的第一張字條,便是李淳風熟悉的字跡。

“已至愛州。平安。勿念。”

“箱中書信七封。玩器數件。”

後面落款的時間,是年初。

算來,船行了半年。

姜沃拿開字條,就見箱子裏塞滿了麻布,想來是師父怕一路顛簸磕壞了裏面的東西。

她將一團團麻布小心地取出來。

看到了熟悉的,卻未想此世在長安能看到的——

椰子。

不,姜沃拿在手裏才發現,準確來說,是椰殼做成的椰雕。

*

大唐時就有椰子,甚至連名都跟現代一致,就叫椰子——姜沃知道此事,還是因為振州(三亞)作為貶官地之一,曾經有流放過去的朝臣寫過一首《題椰子樹》,描述了椰肉的甘美和椰汁的清甜。

那首詩當時就給姜沃看餓了。

因而後來,得知皇帝把侍中韓瑗貶到振州去做刺史後,姜沃是有那麽一點羨慕的。

畢竟此世若非親至振州、愛州等地,她應該是喝不上鮮椰子汁了。

不過……

姜沃拿起椰雕:此世能見到椰殼,這也很好。

李淳風給她送回了四五個椰雕。

有鏤空的透雕,裏面已經打好了銅制的小燭台,往裏放一根蠟燭後,夜裏就是一盞小椰殼燈。

可以給安安屋裏放一個。

姜沃又拿起下一個,這個就不是透雕,而是浮雕。

在棕色的幹椰殼表面,刻出一幅畫似的圖案。

刻的是航行在大海風浪中的船。

只是這個浮雕椰殼並不是很精致,看起來倒像是新手刻的。

果然,姜沃找到了落款。

是她送上船,跟師父一起去愛州的,從前女親衛長吳英親手刻的。

*

姜沃一一看下去,除了椰雕,還有愛州當地特產的沉香、牛角梳、彩貝等玩器,師父甚至還給她裝了一小瓶沙子——金色的細沙,讓姜沃在這個夏日,想起陽光沙灘椰樹。

最下面,便是七封信。

姜沃見師父的信共有五封,而且是按時間順序排好的,她就先放到一邊,準備最後一口氣讀完。

先拿起另外兩封。

一封來自於吳英,另一封來自於從前跟隨媚娘的宮女嘉禾。

姜沃就把嘉禾這封也收好,準備一會兒送去貞觀殿給媚娘。

她打開了吳英的書信。

信很長。

開頭先問過她的安好,又將一路的行程大致寫明。

之後才是家常話:

“去歲侍郎帶我踏上這艘船。”

“這一路航行,我親手丈量了這艘二十多丈長的寶船,也一間一間數過了船上的數百間屋舍。”

“這艘船上單操駕船工就有上百人。甚至還有人在上面開圃種菜蔬。”

“我原覺得世上沒有比這更大的寶船了。”

“可等我跟著李仙師一路出海,在這艘船停靠吉州港口之時,卻又見到了朝廷最新督造的戰船弘舸。”

“我才知道,世上總有更大的船。”

“就像我原來以為,不會有比掖庭和皇城更大的地方了。現在卻見到了大海。”

“姜侍郎。吉州港口一年能造數百艘戰船。我就站在岸邊看啊,看戰船高巍首尾相連,卻怎麽也看不到頭——聽港口上的老船工道,這戰船能夠綿延數十裏大海。”

“我就想起您曾經講給我聽,當年先帝征高句麗,水陸兩軍並進。”

“應當就是這樣的海船,掛著大唐的軍旗,浩浩蕩蕩開出海面吧。”

姜沃不由閉了閉眼。

從吳英的描述中,也能想到戰船齊出,雲帆遼海連檣挾櫓的景象。

也感受到,吳英對於海洋和船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果然,吳英下面寫道:“我已經開始跟著老船工學著怎樣駕馭船只了。”

“侍郎,不,您從前說過,我可以叫您一聲姜師。”但之前在長安,吳英從來守著親衛的身份,未曾喚過。

“姜師,我有時候想,有生之年,我或許也能操駕一回戰船呢。”

“又及,椰殼乃親手所雕。雕壞數十方有一可入目者。”

“吳英拜上。”

姜沃欣而含笑。

她知道為何吳英會雕一個‘風浪中海船’的椰殼送她了。

是份奇特的拜師禮啊。

*

姜沃又一一看過師父的信件。

終於,在拿起最後一封書信時,摸到了裏面除了信紙,還另有幾支條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