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再會九成宮(第3/7頁)

李泰恨聲打斷:“什麽時候了,你還在跟我講外頭的鄉野故事!是你害我!是你!”

他揮舞的手差點打到李治。

坐在李治一側的李勣蹙眉,擋在前頭,沉聲道:“郡王再對太子不敬,莫怪臣得罪了。”

坐在李泰一側地雲湖也忙伸手,看似不太使勁,但其實給李泰結結實實摁住了。

李治就不再說了。

其實本來,他也沒打算給李泰講這個故事——這不是屬於他的故事。

果然李泰也意料之中的打斷了他‘友好的勸慰’。

李治索性轉頭望著金色錦緞的簾子。

他想起了兄長。

比起扔掉寶珠主動跳下去的人,那些苦苦去爭奪寶珠,一度以為拿到手了,卻是一場幻覺,最終一無所獲滾落山崖的人,是不是更痛苦呢?

李治盯著簾子出神的舉動,又惹到了李泰,憤恨道:“你害我至此!果然不敢面對我!”

李治聞聲回頭,委屈道:“四哥,我真的沒有。”

這是大實話:從昭陵回來的路上,李治還認真想了許多計劃,畢竟按照父皇對四哥一貫的看重,這必然會是一場持久拉鋸戰。父皇或許會一直猶豫不定,過上幾年才立太子。

李治曾想過許多把四哥‘踹下懸崖’的計劃,然而他還沒怎麽開始踹呢,李泰就自己蠢得把海市蜃樓當成了美夢成真,自己沖過去了。

說實在的,還晃了李治一下子。

沒想到四哥這麽給力,讓他七天內贏得全盤。

*

長安城外,春意正濃。

正所謂八水繞長安,長安城外便有渭河的支流,河畔多栽種柳樹。時人多有折柳送別的習俗。

於是李治也親手去折了一根柳枝,以作送別之物。

東萊郡王已經換過了馬車,李治把柳枝從車窗遞過去,然後不舍地潸然淚下:“四哥,你不要郁郁寡歡頹喪心志,要珍重自身,長命百歲啊。”

要好好活著啊,起碼活著看到我登基好不好?

李泰先是接過了柳枝,然後忽然惱怒地擲出去。

細長堅韌的柳條,還掃過了李治的臉頰,留下了一點兒紅痕。

此事發生的太快,就站在太子步開外的李勣和雲湖都未來得及搶下柳條。

“都呆著做什麽!吉時已到,送東萊郡王立刻出發!”李勣聲音如兵刃一樣冷,‘出發’兩個字愣是厲聲喝出了‘上路’的感覺。

他確實惱了。

太子殿下仁厚孝悌,不以身份壓人,執弟禮相送,送上的柳枝,竟然被東萊郡王不敬擲出,這還不算,居然傷到了太子的面容。

東萊郡王的馬車迅速上路。

李勣則轉頭看著太子面上一道細細的紅痕:“殿下著實太委屈了!”

“臣即刻護送殿下回宮見聖人。必為殿下陳述委屈!”在李勣看來,這樣的傷痕得給皇帝親眼看看。東萊郡王此舉往小了說也是不友愛兄弟,往大了說就是犯上啊。

當然,得快點回去,不然這淺淺一道紅痕可能就好了……

出乎李勣所料,太子卻拒絕了。

李治笑了笑道:“沒事。對了,大將軍陪我去個地方吧,其余人都先回宮。”

雲湖有些錯愕也有些擔心,但並未出一言勸說——畢竟太子新立,又年幼,這會子他若自恃身份駁回太子的意思,必是不好。

於是他只是順從領命,準備先帶人回宮。

倒是李勣一怔,不由多問了一句:“殿下要去哪兒,臣自己跟著只怕不夠妥當,要不要多帶幾個親衛?”

這可是太子殿下。

再不是當時,可以隨意坐馬車從宮裏溜到長孫無忌府中的晉王了。

“不用帶什麽人,我是去請見孫神醫。這一月來,父皇傷神勞苦,只有尚藥局看過,我不能放心。今日既然出宮,我就去親自接孫神醫進宮一趟。正好大將軍也可以去拜見先生。”

原來是為了陛下啊,李勣感慨道:“殿下當真是純孝之人。”

既如此,他當然要陪太子走這一趟去請先生。

只是,他還是略有些可惜地望了一眼太子臉色的紅痕。耽擱半日再回宮,估計就要好了。

李治只是含笑,利落翻身上馬。

他可是從來不會主動告狀的,做晉王時不會,做太子就更不會了。

何況,雲湖公公這不是回去了嗎?

*

果然,雲湖回去後,立刻‘百般為難’的把整件事情復述給皇帝聽。

然後又跪下請罪,道他未能及時攔下,以至於東萊郡王傷了太子。

這些話就像一盆,不,一大桶冰水嘩啦啦倒下去一樣,徹底澆滅了皇帝心底‘青雀只是一時糊塗,本心未失’的希望小火苗。

皇帝立刻召來長孫無忌和房玄齡:“朕一貫有對子嗣太心軟的毛病。今日就先說與你們,若是將來朕再心軟,要召青……東萊郡王回京,你們便上諫攔住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