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寒月劍

“寒月劍”為千年名劍,也曾為華朝開朝聖祖所用佩劍。華聖祖用“寒月劍”縱橫天下,開辟了華朝江山。

但立國以後,聖祖嘆“寒月劍殺氣過重,飲血過多,現當以禮治國,宜封之”,遂將“寒月劍”封於皇陵地底。

華承熹五年冬至,成帝死於莊王及衛昭謀逆,皇陵方城在大火中燒為灰燼。二十年後,方城重修,工匠於某夜挖地基時,寒光迸現,籠罩整個皇陵,“寒月劍”重現於世。

忠孝王裴琰得知“寒月劍”重現於世,欣喜不已,持劍彈刃,嘆道:“寒月出世,天下可定。”

“寒月劍”重現於世的當月,裴琰便收了一名義子。義子姓蕭名遙,俊美無雙,風華絕代。裴琰遂將“寒月劍”賜給義子蕭遙,並親授其長風劍法。

第二年,桓威帝再度以十五萬大軍南下,裴琰率長子裴洵、義子蕭遙再度領軍北征,與桓軍決戰於成郡。

蕭遙為左軍將軍,其長相太過俊美,桓軍罵陣時屢屢嘲笑之。蕭遙遂以銀色面具遮住真容,並在陣前割血立誓:一日不將桓軍擊敗,一日不以真容示人。

蕭遙英勇善戰,並屢有智謀,其統率的左軍所向披靡,風頭超過裴洵率領的右軍。兩軍將士皆對其欽服不已,因其持“寒月劍”縱橫沙場,都呼其為“寒月將軍”。

麒麟谷一役,桓相滕瑞使詐,引蕭遙入深谷。蕭遙陣前臨危不亂,率五百死士力守谷口,及時等到主力大軍前來。但蕭遙卻中箭跌入急流之中,不知去向。

裴琰得知,大驚失色,下嚴命尋找。一個月後,蕭遙無恙歸來,只是身邊多了一名女子。該女子一直以紗蒙面,身有異香。蕭遙要娶此女子為妻,裴琰以其來歷不明,不允。蕭遙當眾割去一綹烏發,奉給裴琰,謝其授藝之恩,遂攜那名女子的手,飄然而去。

裴洵急追義兄,蕭遙卻將“寒月劍”向後拋出,“寒月劍”直入松樹樹幹。待裴洵抽出“寒月劍”,蕭遙與那女子已不見了蹤影。

自此,“寒月將軍”絕跡於人世。

裴琰率長風騎將桓軍趕回黑水河以北,撫劍長嘆,將“寒月劍”投於黑水河。絕世名劍,自此長眠於兩國交界處的深河之中。

裴洵登基為帝後,命人在淩煙閣繪了三十二功臣的畫像,東首第一位,風神俊秀,軒然若舉,便是“寒月將軍”蕭遙。

齊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