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楚王啟安葬(第3/5頁)

朱襄滿心憂愁無人理解,連秦王政看到朱襄書信中的煩惱,也嗤笑舅父杞人憂天。

楚國雖然還有零星反抗,但楚王啟都死了,秦國已經算是統一天下了。

秦王政準備祭天,稱秦始皇。

不過典儀還需要準備一下,各地重臣也需要給時間回來參加他的登基大典。

天下已定,不需要急躁。秦王政讓朝堂準備一年,在後年正月初二登基為秦始皇。

那時正好是他壽辰,就當給自己祝壽了。

秦王政寫了一連串的名字,連遠在蜀地的李冰和遠在南郡的蒙武都必須回鹹陽。

照顧過他的長輩,怎麽能不來看他登基成為秦始皇?

秦王政還特意去曾大父、大父、阿父陵墓前各住了一晚,專門通知他們自己要當秦始皇了。

“阿父啊阿父,我終於可以給你上謚號了。”

秦王政拍拍自家阿父陵墓前的石雕。

張良站在秦王政身後,滿心嫌棄。

誰家國君祭拜祖陵的時候是嬴政你這樣?你也太不懂禮貌了。就你這樣,還自稱荀子教出來的學生?真是給荀子抹黑。

荀子倒是沒意見。

祭拜先祖,那是登基大典前需要做的事。現在秦王政只是到長輩墓前說說尋常話,不需要太過繁文縟節。先王也不會怪罪秦王政。

荀子的身體越發虛弱,瞌睡的時間越來越長。

雖然他沒有病痛,但人老了,精神不濟,骨頭疏松,哪裏都不舒服。

不過他還是撐著親自為秦王政籌辦登基大典,並將之後秦王政想要去各地封禪的大典都準備好。

秦王政登基成為秦始皇後,會巡遊一次天下,封禪各地神靈。

這是秦昭襄王時期就想做的事,荀子已經準備了十幾年的事。

現在秦國終於統一了天下,荀子終於能把壓了十幾年的事完成了。

如朱襄所想,有秦王詔令,又有朱襄勸說,春申君的家人同意將春申君起靈,與楚王啟葬在一起。

春申君遺孀面如冰霜,雖然知道這對良人更好,但心裏仍舊郁郁。

畢竟楚王啟和春申君同葬,她就不能與良人同葬了。

罷了罷了,不和良人同葬,與兒子同葬吧。

李牧把朱襄送到目的地後,就匆匆返回楚國。

朱襄留了下來,親自督造祠堂和陵墓。

春申君和楚王啟沒有多少陪葬品,祠堂也不需要修得多富麗堂皇,所以冬季休耕的時間,就足以完成工程。

待祠堂建好時,附近許多士人來拜祭,其中不乏秦人。據說還有其他士人正從遠方趕來。

這是秦王欽點的君臣典範,值得現在士人和後世士人來拜祭……並許願。

朱襄看著祠堂中的松樹上系著許願布條,和池塘中的錢幣,半晌無語。

難道在樹上綁許願條,或者在池塘裏丟錢幣許願,也是祖先刻在血脈裏的事?

什麽祖先啊,別什麽都往血脈裏刻行不行!

朱襄扶額,叮囑道:“記得每天都派人去撈錢幣,就當是維護祠堂的費用了。”

春申君的遺孀住在了祠堂中,親自管理祠堂。

她聽到朱襄如此說,板了好幾日的臉終於露出了笑容:“就依朱襄公所言。”

朱襄道:“還有,該和你兒子寫封信了。現在楚國已滅,他已經可以出仕。我會把他帶在身邊教導。”

朱襄本還想把信陵君的後人也帶在身邊。但他們不肯,非要為魏國守三代,到曾孫輩才出仕。他便只送了一些鹹陽學宮的書籍過去,並叮囑他們,就算不出仕,也可以去鹹陽學宮求學。

春申君的遺孀恭敬道:“是,朱襄公。”

楚國終於滅了,她揚眉吐氣。

活該!

一想到楚國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好一點的末代楚王,連屍身都慘遭侮辱,還是朱襄公親自去討要楚王啟的屍身,才能讓其入土為安。春申君遺孀把“活該”二字念得更響亮。

活該!

朱襄把祠堂建好時,楚國反抗的勢頭越來越弱。

連項燕都覺得沒有多大意思。

他就算抵擋,又能如何?就楚國宗室那副模樣,還不如自立。

可項燕最終還是恪守了楚臣的底線,想了許久,放棄了自立。

他本來想學楚王啟自盡,但李牧派人問他要不要和家人見一面。

項燕嘆了口氣。就算他想隨楚王啟而去,也還是要再見家人一面再說。

現在的項燕沒有朱襄原本歷史中項燕那麽灑脫。

原本歷史中的項燕雖然自己在軍中,但他的家人族人都被安排妥當,所以他可以放心殉楚。

但現在的項燕,族人早早被秦人掠去,剩余家人也在項城城破的時候被俘虜。他實在是放心不下。

李牧給他遞了台階,他便降了。

不過項燕已經心死。他只是暫時活著。等他確認了家人和族人的安全後,與家人和族人告別後,還是會隨楚王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