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張良又一策(第3/5頁)

他們看著胖嘟嘟公子政長成了精神氣十足的太子政,太子政又離開他們,去了鹹陽,又成為了秦王政。

那麽大點孩子好不容易當秦王了,他們這群叔叔伯伯不但沒能給看著長大的孩子做些什麽,反而拖了他的後腿。跟隨李牧的老將們心裏很不是滋味。

怎麽楚國動作就這麽慢?怎麽老天不做好,黃河就水災了?

想起先王逝世前,因為連續多年天災饑荒中斷了統一天下的腳步,他們心裏就更不是滋味,不由咒罵那賊老天不做好。

現在終於可以拔營出征了,他們憋了大半年的郁悶形成了如同實質的士氣,李牧連戰前動員都免了。

李牧見效果很好,又讓人多在軍中宣揚了秦王政幼時的懂事乖巧,重點描述了秦王政在軍中時與眾將領打成一片,不在意自己出身高貴,連尋常老卒都會親切地喊聲“老伯”的模樣。

秦王政是個好孩子。如果換作其他秦王,一定會不滿武成君決策失誤,不滿他們白白耗費軍糧。但秦王政深知他們的苦處,勒緊褲腰帶支持他們。

秦國艱難,既要賑災,又要供給他們的糧草。秦王政每日從三餐變成只吃一頓飯,連胖乎乎的臉都餓瘦了。

他們能不誓死效忠君王嗎!

殺!

……

“啊?”秦王政破功了,“這是老師的主意?!”

張良面無表情:“是。”

秦王政滿臉懷疑:“老師很謹慎,即使他知道寡人不會生他氣,也絕不會主動把寡人引入他的軍策中。”

張良面無表情道:“武成君不得已為之。”

秦王政深呼吸,拍桌子:“絕對是你獻的策!即使老師將一切都攬到自己身上,但寡人對老師非常了解,他每次攬他人過錯的時候,就會多話!”

老師最愛給舅父背鍋。但他沒有意識到,真的是他的責任時,他反而很少話,基本是默認;但一旦背鍋,話就會多起來,言辭還多慷慨激昂,令人信服。

這是曾大父偷偷教導秦王政,秦王政經過多年時間門,總結的“辨別李牧謊言一二小訣竅”。

現在老師在上書中詳細解釋他為何要這麽做,這都是他的主意。那肯定是在為別人背鍋!

舅父不在老師身邊,那麽嫌疑人就只有一個了!那就是經常親自押運糧草去老師軍中的張良!

張良先繼續否認。否認幾次無果之後,他的“面無表情”消失,沒好氣道:“這叫什麽攬錯?這是錯嗎?這不是為秦王你揚名?你看將士們士氣如虹,個個願意為胖嘟嘟秦王政赴死,你難道不感動嗎?”

“感動個屁!寡人何時胖過?”秦王政罵道,“寡人初次見你,就把你踩在腳下!”

張良臉上浮現一絲惱怒:“沒有踩在腳下,你只是用劍嚇唬我!朱襄公和吳國夫人經常說你胖!老師也說你胖!軍中老將也常常提起你以前是胖子,胖子!”

秦王政道:“寡人那是富態!”

張良:“富態的胖子!”

秦王政冷笑:“你承認,你是故意抹黑寡人?”

張良也冷笑:“武成君軍中將士皆對秦王口口稱贊,願意為秦王赴死,這怎麽能叫抹黑?這是宣揚秦王你的名聲啊。”

滴水不漏!

但張良確實是故意“惡心”秦王。

這不是他沒事找事,而是秦王事先折辱他。

張良到鹹陽後,秦王政很信任他,采納了他的獻策,讓他放心實行計劃,給予他很大權力。

當張良成功後,秦王政不僅力排眾議,讓年輕的張良成為內吏,還賜予張良中車府令的職位,掌管秦王出行車駕,能自由出入宮廷。

掌管秦王出行車駕,就等於掌握了秦王的行蹤。這個職位,非心腹不能給。

張良本來心裏挺熨帖。

雖然秦王政嘴臭了些,性格惡劣了些,但作為君王,對待臣子還算不錯。

但之後,秦王政和張良開了一個他認為很好笑的玩笑:“張卿,寡人本來準備以趙高為中車府令。”

張良:“?”

張良先被韓非丟到朱襄身邊,被朱襄催了許多次才來鹹陽。朱襄在趙高被殺時嘀咕了很久,張良自然知道趙高是誰。

宮奴,佞臣,奸邪小人。

嬴政!你什麽意思?!你拿我比趙高?!你折辱我!!

秦王政見張良臉色大變,補充道:“寡人當時眼瘸,十分信任趙高,心想寡人將趙高從宮奴提拔到朝中卿大夫,這恩情肯定會令趙高肝腦塗地。誰知趙高辜負了寡人。還是張卿好,寡人第一次見你就把你嚇得嚎啕大哭,還把你關進了監牢,你仍舊忠於寡人。”

執手,搖晃。

“張卿,你才是寡人的中車府令!”

眼神真摯!

張良:“……我應該感動嗎?”

秦王政大笑。

張良咬牙切齒:“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