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傳首趙邊疆(第4/5頁)

其實廉頗的脾氣很怪異,雖然領兵能力很強,但脫下了戰袍,麾下沒有與他私交良好的。

除了藺相如能受得了他這個狗脾氣,連宗室中也只有平原君趙勝能讓他敬上一二,平陽君趙豹都不夠格。

任何和廉頗接觸過的趙人,都不可能相信會有趙將因曾經是廉頗麾下將領,就去投奔廉頗。

但趙王偃信了。

畢竟那時他還小,身處深宮,又沒有接受過太子教育,確實不清楚廉頗的為人。

何況面臨亡國危機,趙王偃再小心也不為過。

可他太小心了。

趙王偃先任用了扈輒。

扈輒不僅在廉頗和龐煖手下都幹過,還受業於儒學,文武雙全,確實有幾分本事。

在朱襄前世的歷史中,李牧在趙孝成王暮年被提拔,趙王偃驅走廉頗後,李牧替代廉頗成為趙國肱骨將領,一度成為趙國相國。

但在趙王遷繼位之後立刻冷落李牧,李牧回到雁門郡。趙王遷重用和郭開交好的趙將扈輒。

可惜扈輒雖然有幾分本事,但不多,被秦將桓齮所殺。趙王遷連忙召回李牧。

李牧打敗秦軍,斬殺秦將桓齮,為扈輒報了仇。

然後,李牧就被秦王政和王翦的離間計除掉了。

現在趙王偃身邊沒有了李牧,龐煖又已經戰死,以資歷來看,扈輒成為唯一能扛大旗的人。

這時候扈輒還沒有重金賄賂郭開,郭開也不需要為了坑廉頗和李牧交好軍中將領,所以他們二人還是陌路。

於是郭開的讒言就對準扈輒了。

扈輒不僅曾經是廉頗的副將,還是儒家弟子。還需要什麽證據啊!看看這個身份配置,他不是奸細誰是奸細!說不定扈輒還曾經授業荀子,是朱襄的師兄弟呢!

趙王偃大驚失色,趕緊去查。

郭開說的都是真的。

扈輒身為儒家弟子,當荀子住在朱襄家的時候,他當然曾經去拜訪過荀子,還給荀子送了許多書籍和筆墨,聽荀子講過學。

扈輒如果臉皮比邯鄲的城墻還厚,也確實能自稱荀子的弟子,朱襄的同門。

偏偏原本歷史中,扈輒能為了前程交好郭開,顯然臉皮真的非常厚。當長平君名揚天下時,他為了交好權貴,多次自稱朱襄同門,曾與朱襄把酒言歡。

事實上他在邯鄲的時候,朱襄還是個庶人,他瞧不起朱襄;待朱襄成名時,他已經離開邯鄲,而且朱襄也很快離開了趙國,他根本沒機會與朱襄結識。

憑借著厚臉皮,扈輒得到了平原君、平陽君和信陵君的好感,今生仕途走得比原本歷史中順利多了。

現在他付出了代價——趙王偃堅信扈輒投秦,派人賜死扈輒。

此時扈輒已經來到沙丘,整兵布陣,修築堡壘,做好了堅守的準備。

趙軍剛進入狀態,主將被斬首了。

不僅如此,趙王偃還自作聰明,為了震懾趙將,他將扈輒傳首趙國邊疆,給趙國邊防軍的將領觀看,震懾邊防將領。

這一手,連郭開都沒有想到,連連說趙王英明,然後轉頭就讓自己夫人以探親為名,帶著孩子離開邯鄲。

郭開擦了一把冷汗。

趙王太賣力,他擔心自己就算給秦國立下大功,為了平息趙國憤怒,也必死無疑。

事到如今,郭開已經沒有了退路。自己的命估計難以保全了,希望藺相能說話算話,善待他的家人。

我郭開是秦國的大功臣!秦國統一天下有我一份大功勞!秦國如果不善待他的家人,會寒了所有功臣的心!

……

王翦得知了扈輒傳首邊疆的消息,愕然許久。

他見慣了六國君王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一直以極端冷靜的心態面對敵人。

這時他第一次為敵國國君的昏庸行為有了極深的厭惡,惡心得胃裏翻騰,幾乎吐出來。

即使扈輒是死於他的離間計,但趙王偃的所作所為,也突破出了他的心理底線。

王翦終於明白李牧說起趙王迫害朱襄的時候,那時隔多年仍舊難以抑制的厭惡語氣。

王翦靜靜地緩了許久,才從惡心中緩過勁來。他找來軍中擅長詩歌之人,為趙將扈輒撰寫悼亡的詩歌。

“聽那黃鳥在悲鳴,看那莪蒿長得高。憐我賢人扈輒公,被誣慘死蒼天悼。

聽那黃鳥在悲泣,看那莪蒿長得茂。憐我賢人扈輒公,含冤慘死蒼天悼。

葛藤生長覆叢棘,蘞草蔓延在墳地。痛罵蒼天不開眼,誰還與你共呼吸!

葛藤生長覆荊樹,蘞草蔓延在野土。痛罵蒼天不長眼,誰還與你共相處!”

詩歌傳唱到黃河彼岸,趙軍人心惶惶。

王翦一邊繼續慢悠悠修浮橋渡江,一邊繼續讓人在趙國腹地傳播這首詩歌。

這時,另一首詩歌時隔十幾年,與這首詩歌一起,在趙國唱響。

“鵲鳥鳴於家,速速入秦。速速入秦,朱襄在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