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船遲打頭風(第2/4頁)

子楚忙道:“沒有,我怎麽會和他一樣蠢,沒事跑去淋雨,不愛惜身體?我只是身體本來就不好。”

朱襄咳著嗽道:“你身體本來就不好,你很驕傲哦?”

雪姬怒視。

朱襄趕緊閉嘴,不敢再刺激雪姬。

子楚和朱襄雖然都病了,但事情還得繼續忙碌。

就算是太子政也不能替代秦王,去給南楚國眾人承諾,讓南楚國眾人安心。

秦王子楚走遍了南楚國每一座城池,召集城中和附近鄉村宿老談心,告知他們現在天下大饑,特別是楚國受災特別嚴重,到處都是搶食的流民。

全天下只有秦國還算過得去,所以希望他們能盡快重建秩序,自發組織護衛巡邏,別讓楚國的流民過來搶他們的食物。

而且淮河以北的楚人沒有糧食吃,很可能有大量盜賊南渡,甚至楚王直接派楚軍來搶奪糧食,他們一定要做好警惕。

南楚人心裏特別酸楚。

他們被楚王拋棄,被割給了南楚君那個謀逆者。

當他們被南楚君壓榨剝削,年年饑荒的時候,楚王沒有對他們伸出援手。

現在他們在長平君和秦太子的治理下勉強過上了好日子,楚王卻要派人來搶奪他們的糧食。

而秦王則大老遠地親自跑來安撫他們,告訴他們即使秦國受災了,也不會加重他們的負擔,讓他們安心。

許多士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國君。

他們聽聞秦王殘暴不仁,面目猙獰,甚至每頓都要吃人的大腿肉,年老的腿還挑嘴不肯吃。

面前這位身形瘦弱,面容蒼白,一直在咳嗽的溫和秦王,終於把他們心目中關於秦國所有的壞印象都打破了。

在階級分明的社會,屈尊降貴禮賢下士是最能博得底層人好感的方式,屢試不爽。

如果屈尊降貴禮賢下士時還給了對方切實的利益,那麽對方就更加感恩戴德了。

嬴小政看著自己君父與南楚國宿老拉家常,給他們許諾會在南楚國多建學院學府,讓他們的孩子也能進入學宮學習。

這裏已經不是南楚國,而是秦國的新郡;他們不是南楚人,都是秦人。

秦人有的包括能通過讀書和舉薦做官的權利,他們全都有。

嬴小政想起夢境中的自己也曾經通過巡遊天下,試圖讓天下穩定。

在巡遊天下的時候,他也給了眾人利益,讓六國的官吏除了郡守和縣令這等一把手的官,其他官吏都能就地留任。

他還為了讓六國士人歸心,沒有動他們的田地,為此還延緩了秦國將士的戰功田地發放。

但他收效甚微。

為何?

他仔細地觀察和思考君父與夢境中的自己所做的事的差別,最後得出結論。

夢境中的自己給六國士人的利益,是他們本來就握在手中的利益,所以沒有人感激他。

但君父給南楚國士人利益之前,自己先取消了南楚國士人大部分利益,然後君父再來安撫他們。

這就像是馴養馬匹一樣,先要用鞭子抽服氣了,才能給它吃東西,與它培養感情。

放牧人和放牧牲畜沒區別。

替天牧民,是謂天子。

秦王子楚安了南楚國士人的心後,也告訴他們用千石粟可以購買爵位,但沒有給他們學宮推薦名額。

他告訴了南楚國士人,自己給了南秦三郡學宮推薦名額。因為他們已經學習了很多年的秦律和秦話,進入學宮後能夠跟得上其他學子的課程。

秦王子楚承諾,再等兩年,他也會給南楚國額外增加“恩蔭名額”,讓他們能送更多的人去鹹陽學宮上學,與秦人競爭官吏。

南楚國士人被秦王子楚的承諾感動得熱淚盈眶,私下裏紛紛感嘆秦王真的有他們當做秦人看待。

嬴小政想起夢境中的自己似乎也賣過爵位,但效果也並不好。

這差異又在哪裏?

他思索之後又得出結論。

他只是在鹹陽宮發布詔令,沒有像君父這樣來到每一處地方,面對面地與豪強“做交易”,也沒有差別化對待各地士人。

黔中郡、南郡和吳郡能用糧食購買額外的學宮入學名額,其他地方沒有,這就不是秦王求著他們施舍糧食,而是秦王給他們的恩惠。

所以君父既得到了糧食,又收獲了民心,還因為是面對面地交易,沒有讓地方官吏將“捐粟”攤牌在庶民身上,精準地損有余而補不足。

他看著越發消瘦的君父,心情十分復雜。

如果夢境中的君父沒有英年早逝,能多教導自己幾年,自己是不是處理政務的手段就會更成熟一些?

他對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但有人扶一把,肯定比全靠自己跌跌撞撞摸索前行的方向輕松。

嬴小政閉上眼,良久之後,他睜開眼,心情歸於平靜。

秦王子楚回到鹹陽的時候,已經是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