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3/4頁)

一個沒有關注過相關知識的穿越者想要跨領域做出抗生素,實在是太難了,難到朱襄連頭緒都沒有。

他只能絞盡腦汁想出一些後世證明有效果的中草藥,讓扁鵲琢磨著怎麽給子楚調理。

但從前年起,天氣就開始反常。

朱襄離開趙國時,華夏天氣波動了一次,冬季降了幾次雪。但之後天氣又恢復溫和,北方恢復了溫暖。

春申君四處借來兵卒幫忙收割那一年的冬季,朱襄在南城都感到了寒冷,得穿上棉襖。

鹹陽的冬季更是一年比一年難熬。

子楚往年冬季都躲在漢中溫泉行宮避寒,但去年和今年的冬季秦國事情都很多,子楚不僅不能去避寒,還要東奔西跑,肺上的毛病就加重了。

蔡澤擔心子楚的身體,才特意讓子楚丟掉手頭的工作,來南邊尋朱襄,自己在鹹陽硬撐著。

今年江淮平原運氣不錯。雖然秋收前連續下雨,但終於晴了好幾天,把地裏的稻子曬幹了。

雖然水稻在灌漿的時候遭了罪,影響了收成,好歹有收獲。

擔心秋雨又來,秦軍從北向南依次行進,幫田地收割水稻小麥。

南郡的水稻和小麥先成熟。許多農人在收割了自己田地裏的糧食之後,自帶幹糧跟隨秦軍南上,依次幫南楚人收地。

這幫忙收地不是免費的,雪姬早早就堆好了棉布作為酬勞。

雪姬在前幾年攢了不少布,此時正好把舊布用了,堆在倉裏爛掉才是浪費。

南楚人哪見過這陣仗,還以為秦人要來搶自己的糧食。

在得知秦人只是幫忙搶收,而這在南秦是很常見的事後,南楚國的農人無言許久。

他們說,他們曾經聽過這樣的傳聞,原來是真的啊。

他們又說,聽聞春申君也做過這樣的事,可惜春申君沒辦法幫著南楚人。

他們最後說,屁的南楚人,他們是楚人,沒有什麽南楚,南楚君就是謀逆者。

秦人聽著心情都很復雜,告訴他們,你們現在是秦人了。

一些南楚人一臉無所謂的模樣,一些南楚人號啕大哭。

這些小插曲都不能阻止秦人熱火朝天的秋季搶收。

朱襄的未雨綢繆真的太準了。江淮平原前腳剛收完,就連著下了半月雨。

看著天上的雨,又看著自家的糧食,南楚人突然覺得,當個秦人也不錯。

大部分農人都是不知道什麽國什麽君的,誰讓他們過得好他們就跟著誰。

朱襄的秋季大搶收活動顯然戳中了他們的心,讓他們對秦國有了認同感。

之前楚國到處流傳的“秦人殘暴”也不攻而破。

不過這只是開始。秦律比楚律嚴苛許多,他們還有很多需要習慣的地方。只是只要不會餓死,楚人和秦人、和天下的農人都一樣,忍耐程度很高。嬴小政對完全收服南楚國很有信心。

在秋收天氣晴起來的那幾日,子楚就匆匆回鹹陽了。

看著江淮平原這麽大的雨,子楚擔心關中關東的秋收也會出問題。

他沒有料錯,這一場錯時的雨果然也影響了關中關東的秋收,甚至還造成了小規模秋季洪水。

還好秦國底子厚,暫時沒有造成太大問題。

蔡澤當機立斷,采取了朱襄預留了許多年,還從未啟動過的緊急預案,一邊在各地補種紅薯、土豆、大菽、南瓜等救荒糧食,一邊以工代賑,加速水利工程的修建。

鄭國已經開始修建西引涇水東注洛水的水渠,即後世的鄭國渠。

《史記》記載,鄭國渠在公元前236年左右修好,從此“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

實際上這只是誇張的說法。

嬴小政聽聞關中關東遭災,眉頭一直緊鎖。

哪有什麽無兇年。

他來到夢境中,對身影已經模糊的大嬴政道:“雖然你的記憶很模糊,但我記得鄭國渠修好之後,秦國也有多次大災。”

他盤著腿坐在大嬴政面前,憂心忡忡。

他雖然能翻閱大嬴政的記憶,但大嬴政的記憶碎片也不是對所有事都一清二楚,大部分事都只是有一個淺薄的印象。

比如關於災荒,他只記得有災荒,具體在哪一年,是何災荒,他都不清楚。

但有一點他很確定,就是秦王政原本沒想過短時間內吞並天下。

實在是秦國大荒,只得連連出兵搶糧。

結果搶著搶著,就發現六國怎麽不堪一擊。秦王政果斷轉變戰略目標,變成橫掃六合,平定天下。

但這樣的平定天下造成了許多隱患。

秦國遭荒的時候,六國也在遭荒。秦國攻城搶糧,餓死不知道多少六國人。

六國深恨暴秦。

秦朝建立後,秦始皇有意休養生息,卻發現民怨更甚,卻不知道為何。

於是秦始皇只能重啟徭役兵役,希望用秦國的老辦法,疲民政策來制止各地平民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