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歷史的轉折(第2/4頁)

知道白起病得起不了身後,嬴小政急忙趕回來,還是晚了一步。

這個今年已經十八歲,在後世已經算成年的青年太子,像個孩子似的坐在地上大哭,抱怨白翁對他不夠好,只等君父,不等他。

子楚在一旁說了幾句風涼話,朱襄還沒有聽到,雪姬揮舞著巴掌把子楚趕走了,絲毫沒有給這個秦王面子。

子楚摸了摸鼻子,不敢再在雪姬面前諷刺嬴小政。

白起不想回鄉,他想葬在自己最後奮戰過的地方,順帶幫秦王鎮一鎮楚國的天地。

這時候的人都信鬼神。

楚國的神系和秦國、中原都有較大差異,楚人擅長巫厭之術。

在白起兩度攻楚後,南楚國貴族總是詛咒秦國,還傳什麽滅秦者巴拉巴拉。

白起可聽不得這些話。

秦國他不回了。他老人家就躺在楚國這片土地上,看看哪個牛鬼蛇神敢來。

白起的子孫匆匆趕來,想幫老祖宗落葉歸根。

看到白起的遺囑後,白起的子孫表情復雜。

他們總覺得老祖宗就是單純嫌棄他們,死了都不想和他們待一起。這一定是錯覺。

之後白起的子孫奮發圖強,在第三輩、第四輩的人中出了好幾個厲害的人才,這是後話。

後世有人寫傳奇小說稱,是白起留在楚國之後保護楚國,楚人感激白起,白起成了神,所以惠及子孫。

這說法被更後的後世許多文人墨客采用,還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

若這個時代的人聽到後世人的胡亂編排,大概會和地獄笑話的當事人聽到以他為主角的地獄笑話一樣的表情。

武安君白起在壽春城附近下葬,用的是南楚君為自己修了一半的陵墓。

秦王子楚特意用諸侯之禮安葬武安君。

別說秦人,就是其他五國士人聽聞此事後,都沒有太過驚訝。

對於秦國和秦王而言,武安君值得如此死後殊榮。

朱襄一邊在武安君墓前彈琴,一邊對子楚道:“等秦國統一天下之後,還可以追封武安君為王,給武安君修個廟。”

子楚一邊鼓瑟,一邊道:“加封就交給政兒了。”

嬴小政一邊擊缶給君父和舅父打拍子,一邊無語道:“我們非得在白翁墓前奏樂嗎?那我們將來是不是還要在荀翁墓前奏樂?把荀翁氣活了怎麽辦?”

朱襄道:“那不是更好嗎?恭喜政兒,掌握了起死回生術。”

子楚道:“就是就是,恭喜恭喜。”

嬴小政:“……”這兩個父親簡直不可理喻,不想要了。

在朱襄的提議下,提前給還沒有繼位的嬴小政記錄“起居錄”的浮丘,記錄下了當時的場景。

兩任秦王為武安君奏樂送行,武安君哀容之隆,可見一斑。

然後他偷偷在自己的日記本中多記了一筆,把長平君和秦王子楚與未來秦始皇的對話寫了下來。

這個故事傳到後世,無人相信是真事,都以為是後人編排的小段子。

白起離世時沒有贈送朱襄東西,走的十分灑脫,沒有一絲一毫的不舍。

但在朱襄照顧他期間,他與朱襄的好感度漲到了三顆心。

白起的三顆心好感贈送的是好吃的大西瓜。

朱襄懷疑白公送他西瓜,是因為他在白起面前念想吃西瓜念久了。

來到南邊,夏季就想吃大西瓜,朱襄也沒辦法控制自己。

朱襄是想著等天下統一後,攛掇政兒派人去西域開辟陸上絲綢之路,把原始西瓜運回來。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育種,後世人就能提前吃到皮薄瓤甜的大西瓜。

沒想到他念久了,白公記住了。

這下朱襄在看熱鬧的時候,是終於有瓜可吃了。

他將西瓜種在白起墓前,來年西瓜豐收,先給白起供奉上。

子楚送別白起後,原本打算立刻回秦國。哪知道天公不作美,秋日連降暴雨。

朱襄和子楚坐在屋檐下看著雨水,愁眉苦臉。

“這賊老天,怎麽在快秋收的時候下雨?我的谷子啊!”

“朱襄,你快去和老天說說,別下雨了。”

“你是秦王,你去說。”

兩兄弟連連嘆氣。

他們修建了一個簡易祭壇,趕緊祭天求別下雨。

同時,朱襄和嬴小政巡視各地,查看楚地受災情況。

子楚本來也想去,朱襄讓雪姬留在壽春,把子楚看緊,不準子楚亂走。

天氣一涼,子楚又咳的厲害,朱襄可不敢讓子楚亂跑。

扁鵲給子楚仔細檢查過,朱襄又加入了自己貧瘠的現代醫學衛生知識,猜測子楚在趙國時生活條件太差,可能在某次發燒中得了肺炎,肺上一直有毛病。

每當子楚受一次風寒,肺上毛病就加重一次,現在完全累不得。

如果有大量的抗生素,說不定能把子楚肺上的毛病止住。

但朱襄從完全蘇醒前世記憶後,觀察過黴菌,折騰過磺胺,十幾年了一無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