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叛逆趙王偃(第4/4頁)

別忘記楚國祖陵那一把火。秦國說到做到。

趙王偃嚇得大病一場,不敢怨恨秦王,更怨恨庶人朱襄和他的友人了。

趙王偃繼位之後,幾次對燕國作戰都獲勝了。

他志得意滿,以為自己是如曾大父趙武靈王一般勇武的國君。

但趙孝成王晚年時,手中政務基本都分給了朝堂卿大夫。他自知無能,選擇相信有能力的卿大夫的勸說。

平原君和平陽君為相時,趙國雖然沒有什麽起色,但也沒有什麽災禍,國內局勢十分平穩。

趙王偃想要獨攬大權,趙國卿大夫紛紛反對,讓趙王偃學習趙孝成王晚年的無為而治。

趙王偃感覺自己做什麽,都有人與自己對著幹,心裏早就不滿。

他的不滿想要廢後時爆發了。

趙王偃心情苦悶時,常常微服去邯鄲城狎妓。

一位美貌的倡人迷住了他的心。他顯露了自己的身份,在心愛之人仿佛看仙神的目光中,將那位倡人接到宮中。

趙王偃想要給這位倡人一個妃嬪的份位。

趙國宗室第一次集體跑到趙王宮靜坐示威。連朱襄被逼走,廉頗和李牧被送人的時候,他們都沒有這麽激動。

趙王你收一個倡人在後宮取樂可以,但給份位絕對不行!

趙王偃倔脾氣上來了。

這不準那不準,連我後宮的女人都管,你們究竟有沒有當我是王?!

趙王偃也因此深深厭惡勸諫的趙王後。

最後開始郭開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一個富商收倡人為義女,先送給一位破落貴族,再讓那位破落貴族將倡人送到宮裏。

朝中世卿貴族總有些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只認錢不要臉的窮親戚。他們可不會顧及什麽族人的臉面。

倡人搖身一變,成為商人之女和士人義女。

趙王偃這才能封倡人為妃。

當朝堂卿大夫發現趙王這個騷操作的時候已經晚了。

他們又不能再次公開反對掀開這層遮羞布,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假裝趙王偃的新寵妃不是倡人。

趙王偃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次。

這次他其實沒想換掉龐煖,但卿大夫提前給他打招呼,又仿佛把他當孩童對待,他倔脾氣又上來了。

郭開適時地順著趙王偃心意道:“龐將軍自然是忠於君上,但司馬尚曾是李牧副將,可就不一定了。”

他針對趙王偃對李牧的厭惡,對司馬尚等雁門郡將領進讒言,說他們通秦。

包括九原郡在內的北方四郡因為地位特殊,將在外君命難從,所以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給北方主將的權力等同於封君。

李牧世代在趙國北方四郡為將,現在北方四郡的將領基本都在李家手下幹過。

李牧離開時,特意叮囑下屬不要改變自己的政策。

信陵君去了雁門郡後,也延續了李牧的政策。

司馬尚繼任將軍後,也拒絕了趙王派來的人的幹預,說雁門郡自有情況在,現在很好,不需要改變。

本來這只是朝堂意見爭執,支持司馬尚的人勝利了,所以雁門郡的舊制沒有改變。

但在郭開口中,變成了司馬尚仍舊心向李牧,沒有把趙王視為君王。

郭開道:“我聽聞李牧和朱襄多次給雁門郡寫信,指揮雁門郡眾將領的行為。雖然他們遠在南秦,卻仿佛是雁門郡的封君,雁門郡的將領和官吏比起君上你派去監督的大臣,更願意聽李牧和朱襄的話。”

“他們自詡雁門郡牢固,卻被秦國圍住了善無城。如果他們沒有心向秦國,就是以前在說謊,雁門郡的治軍和治理並不好;如果他們沒有說謊,那就是他們故意輸給秦國。”

“無論哪一點,他們都有罪啊君上。”

“現在秦國大軍壓境,我們怎麽能將希望寄托在更願意聽從李牧和朱襄命令的司馬尚?”

趙王偃覺得郭開說得簡直太有道理了。

他立刻召開朝議,將郭開的話說成了已經有情報證明司馬尚勾結秦國。

司馬尚一直為李牧和信陵君的副將,名聲不顯,戰績也不顯,且他確實非常推崇李牧和朱襄。

趙王偃這樣言之鑿鑿,趙國朝堂的卿大夫們都有些不確定了。

他們決定緩一手,讓人替代司馬尚為將,再慢慢查探。

只是換一個地方守將,又沒有換掉主將龐煖,肯定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