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身後事熱鬧(第3/4頁)

楚國將軍深呼吸了幾下,道:“我可以去送別嗎?”

朱襄道:“請。”

他帶著楚國將軍來到春申君遺體前,打開了棺木。

楚國將軍呆愣半晌,然後大聲笑了出來,笑得淚流滿面。

“真的是春申君啊。”楚國將軍笑道,“那馬背上的就是春申君的門客?”

朱襄回答道:“是。”

楚國將軍下馬,將春申君的棺木合上,然後割下馬車上一塊白布裹在手臂上,笑道:“我為春申君領路,哈哈哈哈,我為春申君領路。”

他再次上馬的時候,看到了綴在秦軍後面的楚國人。

縣令騎馬來到了馬車旁,對楚國將軍拱手一拜,一言不發。

楚國將軍帶著笑容和淚痕轉身離開,命令楚軍回轉,為秦軍開路。

他帶了兩千人來探查和騷擾秦軍。這兩千人原本是打算死戰,不讓秦軍短時間攻破縣城,給後續援軍提供時間。

現在這準備與秦軍拼死的兩千楚軍走在最前面,一萬余人秦軍走在中間,春申君封地的楚人在隊伍後面。還有得到消息的楚人不斷從各地趕來,讓這個隊伍越來越龐大。

他們先到了韓國和楚國的邊境。

韓國駐守的邊軍看到這麽多人,嚇了一跳,還以為楚軍要攻打韓國。

在得知緣由後,韓將心情復雜地命令韓軍讓開一條路,目送隊伍離去。

一人道:“秦人和楚人都在為春申君送行,秦國信平君為春申君帶路,秦國長平君和武成君為春申君護棺,春申君的名聲大概會響徹天下了。”

另一人道:“呵,誰願意這樣名揚天下?何況春申君早就是名揚天下的楚公子。怎麽全是秦國封君?楚國的封君在哪?”

是啊,楚國的封君在哪?

楚國的封君在春申君快離開楚國的時候,才愕然得知此事。

這之前,他們先得到了秦國攻打楚國的消息。

楚都中亂成一片,楚王緊急啟用項燕,項燕已經披甲點兵。

但半日後,又有楚兵來報,秦國不是來攻打楚國,而是接長平君離開。

楚王和在楚都裏亂作一團的楚國貴族們都愕然。

“長平君?長平君怎麽會在楚國?”

稟報的楚兵回答,長平君孤身深入楚國援救友人,春申君卻不肯離開。春申君與長平君離別一敘後自刎,長平君護送春申君的棺木離開。

他頓了頓,又道,武成君護衛長平君而來,信平君領兵接應長平君,所以秦軍不是來攻打楚國,只是保護長平君,現在已經離開了。

項燕聽到這件事後,本來疑惑楚軍為何就這樣讓秦軍走了。

長平君孤身入楚,武成君似乎沒帶多少人,完全可以把他們圍住,以他們為誘餌,全殲那支駐守在秦楚韓邊境,令楚國寢食難安的秦軍。

如果能一舉殺死朱襄、李牧、廉頗,即使秦國會因此大怒攻打楚國,楚國都是賺的。

但他的疑問還未出口,就被他咽了下去。

兵家的思維退去,士人的理智上線。

發生此事的地方是春申君的封地。春申君封地的楚人本就因為春申君被殺而不滿,如果護送春申君棺木的朱襄被圍,他們會反叛。

而且天下人得知此事,恐怕也會唾棄楚國。

楚國貴族的思維都是最典型的春秋老派貴族思維。他們高高在上,嘴上說著不重名,行為也不一定在乎名聲,但心底其實比任何人都在乎名聲,不願意別人說自己是蠻夷。

項羽會因為別人說他沐猴而冠而殺人,他的祖父項燕當然也是很看重貴族的尊嚴。

春申君因忠赴死,長平君因義赴險,就是他在場,大概也只能停止追擊,目送他們離開。

項燕為錯過了這次殺死朱襄、李牧和廉頗的好機會而嘆氣,對楚王請求回到封地。

他又要低調一陣子,不能把春申君被殺而引起的怨恨招惹在自己身上。

還好他沒有讓項家人領兵。

至於自己出的兵,自己的兵就是楚王的兵,楚王調兵遣將而已。

楚王得知此事後混混沌沌,連項燕離開陳都回到封地,主動退出對楚國權力中樞的爭奪也沒在意。

他對近侍說:“寡人後悔了。”

他後悔了。

……

“謝長平君。”春申君的遺孀帶著兒女,哭著向朱襄道謝。

帶著十車金銀綢緞珍寶,慢吞吞前來邀請春申君入秦的秦國使臣將珍寶留下,贈送給了春申君的家眷。

春申君的家人決定就在秦楚邊境的城池安家。門客解下長劍拿起鋤頭,與春申君的家眷們一起耕田種地,成為自耕的庶人。

他們都決定楚滅前不入仕,無論多少年。

春申君以生命闡明了他的忠義,無論他們再怎麽艱難,也要堅守住春申君的忠義。

不過有秦國贈送的珍寶和廉頗的照顧,他們的生活也會很富足,只是與春申君還是楚國令尹時遠不能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