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祭天後夏收(第2/4頁)

子楚和藺贄笑得車廂好像都在震蕩。

無論是拿桂花糕發誓,還是嬴小政試圖給桂花糕改名以規避誓言,都太好笑了。

藺贄給子楚使眼色:你看,我就說朱襄寫養政兒日記很有趣,你非說無趣。

子楚對藺贄頷首。他也沒想到這麽有趣啊。等朱襄回來,他會借閱朱襄的養政兒日記。雲養兒子,真是太快樂了。

嬴小政苦著臉,聽君父和伯父不斷打趣自己,嘲笑聲音大得可能馬車外面的人都聽到了。

他在心裏長籲短嘆。這個太子地位真是太低了,真想早日當秦王,誰嘲笑自己,就下詔令讓他閉嘴,就算舅父都不能違抗秦王的詔令。

雪姬正抱著成蟜,溫言細語與成蟜交流感情,就聽到前面馬車傳出的暢快大笑。

成蟜好奇:“君父和丞相好像很開心?”

雪姬敏銳地從這暢快大笑中察覺到些許幸災樂禍的意味,道:“君上和兄長可能很開心,政兒或許就不開心了。”

成蟜疑惑:“為何?”

雪姬嘆氣:“他們大概是在笑話你太子兄長。”

成蟜滿臉不敢置信:“兄長那麽厲害,君父和丞相怎會嘲笑兄長?!”

雪姬揉了揉成蟜的小腦袋,心裏感慨了一聲現在政兒的頭發束了起來,不好揉了:“政兒再厲害,也是晚輩。長輩想要嘲笑欺負晚輩,他又能如何?”

雪姬有些愁。朱襄不在這裏,自己不能像良人一樣,直接與君上和兄長爭論,維護政兒。要如何才護得住政兒?向華陽太後說說?找荀子求助?還是只能私下安慰政兒?

雪姬想了許久,想不出好用的法子,只能先將此事記下,給良人寫信送去。

成蟜靠在雪姬懷裏,雙手抱住與身體相比,比例較大的圓溜溜腦袋,一副完全傻掉的模樣。

他一直以為太子兄長無所不能,原來太子兄長還是會被君父和丞相嘲笑嗎?

原來君父不只是嘲笑自己,連超超超級厲害的太子兄長也逃不過君父的嘲笑?

那自己還努力什麽啊?連太子兄長都逃不過!

成蟜第一次在心中種下了“開擺”的種子。

……

朱襄不知道他那叛逆外甥已經又在心裏記了他很多筆賬。

他記崽崽黑歷史日記,崽崽記仇,這很合理。

轉眼間五月又到。

去年這時廣陵城周圍的農人流著淚把快要豐收的水稻割掉,帶著家人東逃西竄,惶惶不安。

今年廣陵城又遇到風調雨順,水稻豐收。

農人站在田埂上,看著比去年更廣袤的水稻田,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陳啟仍舊是廣陵縣令。

秦王來了詔令,他已經轉正了。

他站在朱襄身邊,看著農人布滿溝壑的深褐色臉上涕泗橫流,很醜,又很令人動容。

陳啟哽咽道:“又豐收了。”

朱襄卻很冷靜:“現在還不一定豐收,得看老天賞不賞臉。如果在水稻收獲的時候來一場大雨,水稻就會爛在地裏。”

即使在現代,有了諸多科技加成,種地仍舊是靠老天爺賞飯吃的活。

如果水稻小麥灌漿的時候遭遇連綿大雨,很可能就面臨絕收。

只是現代有更好的賑災機制,也能更迅速地搶收已經成熟的糧食,還能將被雨淋濕的糧食及時送去烘幹,所以不會爆發糧食危機。

但這只是對於整個國家大層面上而言,一時的風不調雨不順不會對糧食豐收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對於一家一戶而言,絕收就是絕收,損失就是損失,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在戰國時,就算辛苦了一整個糧食生長季節,已經看到了水稻田變成金色的海洋,但就那麽一兩日不合時宜的雨,就能摧毀一切。

陳啟被朱襄這幾句話嚇得眼淚都不敢掉了。

他看看天空,忐忑不安道:“要不要祭天,求求老天開開眼?”

朱襄冷漠道:“如果老天能開眼,亂世就不會到來。與其指望老天垂憐,不如做好準備。我已經命人抓緊打造新的收割工具,建造好了糧倉。你領人起窯,若收割時下雨就用來烘糧食,之後可以用來燒磚。”

陳啟道:“柴火可能不夠。”

朱襄沉思了許久,道:“秸稈可以用來燒火。缺的部分,李牧會從南方運來樹木。”

南越山中有很多樹,只要李牧稍稍給一點糧食布帛,百越部落就會指揮他們的奴隸砍樹賣錢。

百越樹砍多了會加劇水土流失,造成泥石流和河流堵塞。但朱襄只能照顧自己眼前的這一片地,其他地方的人,他只能說對不住了。

給百越造成的爛攤子,就留給後世人去補救吧。現在百越人少,應該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朱襄現在越來越“灑脫”了。

陳啟松了一口氣,但還是不安:“真的不祭拜老天?”

朱襄看著陳啟忐忑的神情,在心裏嘆了口氣,道:“祭天安民心,或許也有用。我不太了解祭祀的事,浮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