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夜襲孔明燈(第3/4頁)

就像是當年的吳起為兵卒吸膿瘡一樣,兵卒願意為這樣的將領赴死。

何況,朱襄公並非做為兵卒吸膿瘡那樣誇張的表演。

是的,兵卒都知道那是表演。但將領能為他們表演這一場戲,他們都願意為將領赴死。

朱襄是實實在在體恤他們的需求,平平淡淡地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仿佛這一切都理所當然。

兵卒們知道,朱襄公不是演戲,他會一直這樣做下去。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

更讓兵卒們感動的是,他們心甘情願為朱襄公赴死,但朱襄公本不用面臨這樣的險境。

會死的是他們,朱襄公根本不會死。他們這些人和朱襄公一點關系都沒有,甚至之前對朱襄公的態度很冷漠。

朱襄公不是為了讓他們心甘情願在戰場上赴死而這樣做,他們現在要保護的就是自己的家鄉自己的家人。

是朱襄公願意為他們這等毫無地位的庶人,這等被楚國拋棄的楚人赴死啊!

“伯父,你該休息了。”蒙恬再次提醒,“你若生病,廣陵定會城破。”

蒙恬看著周圍人——不僅是廣陵人,還有本是他麾下的秦兵看向朱襄的眼神,驚奇不已。

只是一天不到兩個時辰的激戰,朱襄公就已經成為這座城池所有軍民的主心骨了嗎?

這是何等可怕的帶兵天賦!

怪不得武成君敢放心大膽讓朱襄公守城!

朱襄道:“我知道,我安排下夜晚的事就去休息。”

現在已經是夏季,江水的溫度無論晝夜都比陸地低,所以吹的都是江風。

廣陵城築城的時候就考慮到這點,城門處的風一直是從城池往外吹,以防火攻。

不過廣陵城附近多水,項燕所駐紮的地方又較遠,從城門這裏也難以跨越這麽寬的距離火攻。

朱襄讓人糊了孔明燈,不是為了火攻,而是送信。

他在孔明燈下面綁了畫了圖寫了字的木板,字不多,主要是圖。

孔明燈燃盡後,即使燃燒起來,也很難將下面浸水的潮濕木板燃盡。木板一定能被楚軍“捕獲”。

朱襄此舉,一是疑兵之計。

項燕一定在疑惑,政兒和李牧怎麽敢讓自己守城。秦兵是不是就埋伏在周圍?李牧是不是已經回到了吳郡?

看見廣陵城上空火光點點,飄向他的兵營,他一定會猜測,這是不是他給吳郡秦兵打的暗號,引秦兵來夜襲,惹得項燕惶惶不安,不敢安睡。

再者,圖片上都是屠城和內遷的事。

項燕軍中民夫和今日沖陣的“炮灰”一定是現抓的,之前帶來的民夫可能都在幾次攻城和楚人抵抗中死得差不多了。

朱襄要煽動這些人內亂。

最後,朱襄樂觀地想,說不定哪個孔明燈就不小心掉到了項燕的糧倉上,又正好遇上一個負責的看守者,把項燕的糧倉燒了呢?

當然,朱襄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項燕好歹也算個戰國名將,不可能連自己的糧倉都守不住。

看到可疑的火光,項燕一定會命令人把火光射下來。

這樣浪費項燕的箭,似乎也算一項收獲?

朱襄吩咐好之後,就將夜間守城的事交給蒙恬,自己天亮再來換蒙恬。

離開前,朱襄叮囑道:“不可冒進!我們的目的只是守城待援!”

蒙恬無奈道:“伯父,我知道,不會亂來。”

他雖然氣盛,也知道現在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護朱襄公,哪敢亂跑。

朱襄回到臨時指揮部後院,蒙頭睡覺。

閉上眼後,滿目屍山血海,根本睡不著。

但朱襄一聲未吭,一直靜靜地閉上雙眼養神。就算睡不著,閉著眼也能讓身體休息。

他和廣陵人說的至多一月,他自己知道只是一旬。還有九日,他能撐下去。

當夜,焦勻抱著劍,擡頭看孔明燈升空。

朱襄公說是孔明燈,一個叫孔明的工匠創造。他們都私下叫它長平燈。

火光升天,唯願長平。

“焦勻,你也去休息,明日才好護衛朱襄公。”浮丘一身寬袖儒服已經換作了窄袖,背後背著的大弓十分矚目。

焦勻道:“你休息,我看著。”

浮丘搖頭:“晚上只是零星襲擊,我來守。明天白日又是苦戰,得你來護衛朱襄公。”

焦勻不再推辭:“好。還有一百盞燈未放。”

浮丘道:“交給我。”

浮丘身後還有數十位儒生弟子,皆身背大弓。

軍中雖有弓弩手,但普通弓弩手和強弓手完全不同。強弓手需要從小訓練,而且營養充足,才有這樣的力氣。君子六藝包含射箭,浮丘等儒生都能拉動強弓,輪流鎮守城墻。

項燕正在點兵,安排夜襲騷擾一事時,有斥候來報,廣陵城上飄起奇異火光。

昏昏欲睡的南楚君立刻驚醒,與項燕一同出主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