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城墻楚歌聲(第3/4頁)

他戰略意圖達到之後,本應該收手。但由他上奏,楚王和南楚君定下的內遷令,卻讓他無法收起屠刀。

按照項燕本來打算,內遷令是等他收復城池後,由南楚君來慢慢推行。

但南楚君顯然不想獨自承擔這個責任。既然是項燕的主意,他就要拉項燕下水。

而且項燕還帶著項家精兵,正好借著攻城的機會一口氣把城池焚燒了。如果項燕離開後,南楚君自己動手,恐怕會內亂四起,損失慘重。

說不定他這個南楚君剛當上沒多久,就要被趕下了台了。

這其實也是項燕的目的之一。

內遷令雖然是抗衡李牧的唯一策略,但也是以毒攻毒的策略。若南楚君操作不得當,新建立的南楚國本來就不符合道義,激起士人怨氣後,恐怕很快就會被內部攻破。

到時楚王就能輕松重新吞並南楚國,罷黜南楚君。

可惜南楚君和南楚國的貴族們不傻,立刻看穿了項燕並不太高明的伎倆。

內遷令必須由項燕親自完成,否則他們就直接不管長江北岸被秦國占領的城池,甚至威脅要直接投向秦國,當秦國的附屬國。

項燕軍事能力一流,但政治能力青澀無比。他被南楚君反將一軍,現在被綁在戰車上下不來,不僅名聲大損,進攻步伐也被嚴重拖累。

幸虧秦軍是鐵了心不想要長江北岸的城池,若秦軍此刻反攻,項燕一定會大敗。

被逼得沒有活路了,即便是被大貴族們認為麻木如同豬狗的庶人們也會奮起反抗。

楚國也有許多遊俠,他們召集鄉民與楚軍對抗,雖如螳臂當車,很快就被項燕的戰車碾碎,但次數多了,項燕那輛戰車也難免遭受些許損傷,行駛速度也變得緩慢。

朱襄便有了足足半月的準備時間。

廣陵城是長江北岸最後一座大城。

項燕站在戰車上,看著廣陵城前密密麻麻的竹柵欄,沉沉嘆了口氣。

“朱襄公,久仰。”項燕站在戰車上抱拳作揖。

朱襄對身旁的人點了點頭,帶著蒙恬和焦勻,策馬繞過竹柵欄,將自己身體完全暴露在楚軍的視線下。

“項將軍,久仰。你沒有給我回信。”朱襄淡淡道。

項燕看見朱襄如此膽色,臉上佩服神色更重。

雖然他確實不敢傷朱襄,但這和朱襄膽敢冒險是另一回事。

“朱襄公與我寫信?我不知,可能是信件遺失了。”項燕睜眼說瞎話。

他當然收到信了,但不會回。

朱襄站在道義的一邊,他回什麽都不對。

但他沒想到,朱襄居然會在守城的時候,親自策馬來到他面前,質問他這件事。這讓他顯得有些尷尬。

項燕有貴族的操守,不是完全沒臉沒皮的無賴。

朱襄道:“南楚君可在此?”

一位發須半百的人,在一輛有著華蓋的戰車上站起來:“寡人在此。”

朱襄道:“就當信丟了吧。那我再次當面詢問,南楚君和項將軍可否以先祖名義發誓,不傷廣陵臣民分毫?若內遷,也給他們分足田地房屋,讓他們不至於流離失所?”

朱襄聲音洪亮,聽得他身前身後楚兵都神色動容。

但南楚君和項燕都沒有回答。

他們雖然想欺騙朱襄,但這個時代拿祖先發誓是很嚴重的事。何況南楚君立國本來就不正,項燕又是楚王身邊樹敵眾多的新寵,更不敢輕易毀諾。

朱襄連問三聲,南楚君和項燕都沉默不語。

他嘆了口氣,道:“那就沒得談了,且戰吧。”

朱襄策馬回身,坦然走回了自己的陣中,穿過第一道竹柵欄壕溝防線、第二道矮墻和陷阱防線,跨過第三道護城河防線的橋,回到了城門中。

城門大開,守城的秦兵楚兵已經在三條防線上就位。

等三條防線都失守,他們才會退回城門中,緊閉城門,在城墻上死守最後一道防線。

廣陵城此時並不大,只有兩座大門,一座大門還臨水,只有這一座大門前地勢開闊,可供軍隊猛攻。

南楚君和項燕,以及他們身後的楚國將士,都十分安靜地目送朱襄離開,

項燕心裏又是長嘆。

他知道朱襄此次出現,一定給他的士氣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不知道朱襄是兵家策略,還是無意為之。

但他無法阻攔朱襄,必須讓朱襄把話說完。

這時他如果敢射箭嚇唬朱襄,或者開口怒斥朱襄,那士氣會下降得更快。而且朱襄如果在還未開打時出事,楚王恐怕就要交出他,平息秦王的怒火了。

項燕十分頭疼。雖然還未打,他就知道此戰不好打了。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項燕也只能下令軍隊出擊。

守城方已經做好準備,戰場又限定在這一面,楚軍和守軍根本沒有任何花哨技巧可言,就是硬碰硬的陣地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