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始皇崽論文(第2/4頁)

不過嬴小政的分組與其他學子不同,他只和蒙恬、李斯、韓非一組。

但仔細一想,這似乎也是上中下三等都有了。

嬴小政在朱襄心中當然是最上等,李斯和韓非中等,蒙恬就“我是誰我在哪”拖後腿打雜。

雖然把蒙恬放到其他學子中算“上等”,但在這個小組,他就只能打雜了。

嬴小政嘟著嘴,將筆夾在了鼻子和嘴唇中間,嘟囔道:“舅父,你教給他們的學問真的是他們能學的學問嗎?”

朱襄看著嬴小政這頑皮的動作,心中再次遺憾沒有照相機:“政兒為何這樣問?”

嬴小政道:“這是為君為相的學問。”

朱襄失笑:“每個學子都有成為相國的理想。再者,將來他們若當郡守、縣令,和相國也差不多。”

嬴小政道:“一郡之君之相,和一縣之君之相嗎?”

朱襄點頭:“而且就算他們一輩子用不上我教的學問,學會思考也是一件不錯的事。在山間水畔約三兩好友指點江山,不是很有趣嗎?學不一定用,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樂事。”

嬴小政保持著用嘴唇和鼻子夾著毛筆的姿勢,趴在桌子上道:“舅父又要說我太功利了。”

朱襄哭笑不得:“我可什麽都沒說。”

嬴小政道:“你心裏說了。”

朱襄把嬴小政鼻子下的毛筆抽走,用毛筆點了點嬴小政的腦袋:“別亂猜,我沒這麽想。”

政兒這是進入叛逆期了嗎?天天被害妄想症。

嬴小政冷哼了一聲:“藺伯父怎麽還沒回來,他身為秦國丞相居然失去音訊這麽久,小心別人彈劾他叛逃。”

朱襄道:“他不是剛差人寫信回來?怎麽叫失去音訊?”

藺贄沒有遊說貴族去掠奪農人的地,而是裝作有識之士去遊說楚王趕緊控制亂象,使用嚴酷的手段禁止貴族害民,最好再搞一次變法。

藺贄甚至在街道上演講,說楚國現在需要收回封君的權力,讓楚王能夠獨攬大權,就像是吳起當年做的一樣。

毫不意外,藺贄被衛兵驅趕了。

按理說,藺贄這樣做肯定會被揍,說不準還會被關入大牢。但有“俠義之士”保護藺贄逃跑,朝中也有卿大夫在楚王面前說好話,藺贄只是被楚王驅逐了。

當藺贄被楚王驅逐之後,他頭纏白布,拄著拐杖,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拜訪,告訴村老們如何保住田地,不要被貴族搶走。

藺贄不知道在臉上做了什麽偽裝,見過他的楚王和楚國貴族都沒能認出他,都稱呼他為“白頭翁”,好像他是一個老人似的。

更讓朱襄納悶的是,不知道誰亂傳謠言,說這“白頭翁”就是他偽裝的。

說到“白頭翁”,就想起了早生華發的朱襄公了對不對?朱襄公又是公認的愛民,所以愛民又白頭,那就只能是朱襄公了。

論據是真的,論證過程完全沒有一點問題,證明為真。

真個頭啊!我還在吳郡呢,怎麽會跑到楚國去了?

嬴小政道:“藺伯父還是秦國丞相呢,他不也變成了遊說楚王被趕出楚都的落魄愛民士子,所以你去當這個白頭翁有什麽問題?吳郡離楚都,比鹹陽離楚都近多了。”

朱襄把嬴小政的腦袋抱到懷裏使勁揉搓。

叛逆期的小外甥退散!我以前乖巧懂事的小外甥怎麽變得如此陰陽怪氣,愛上和我擡杠了?!

朱襄扶額道:“真不知道他在幹什麽?難道是要掀起楚國民亂?這樣太危險了!如果楚國貴族真的要殺他怎麽辦?”

嬴小政道:“阿父和你親自去民亂發生的地方,遷徙當地豪強;蔡伯父孤身去燕國遊說,帶著燕國大軍協助老師迎擊胡人;所以藺伯父去楚國制造民亂,有什麽問題嗎?你們都是一樣……嗷!”

朱襄再次把擡杠的嬴小政按進懷裏揉搓腦袋。你說藺禮就說藺禮,地圖炮掃射一片,你是不是很能耐,看招!

嬴小政被朱襄“武力鎮壓”住擡杠,十分生氣,便去找李斯、韓非和蒙恬辯論。

韓非梗著脖子和嬴小政吵起來;李斯試圖打圓場,結果被韓非和嬴小政轉頭集中火力輸出一頓,也生出了火氣,擼袖子下場;蒙恬繼續“我是誰我在哪”,給三人添茶送水。

蒙恬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被李牧選中,去當個將領。

身體上的苦無所謂,他只希望不要再陷入“我好蠢”的折磨了。

明明他曾經也是同齡士子中最聰明的那一個,沒少指點江山。就算進入了鹹陽學宮,老師們也都說他有出將入相之才。

為什麽來到了這裏,他總是最差的一個?

所以弟弟你什麽時候來?哥哥不想成為最差的一個,好歹我們哥倆成為最差的兩個啊。

朱襄見蒙恬心情低落,詢問蒙恬需不需要開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