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荀子醉米酒(第2/7頁)

秦王柱笑呵呵道:“荀卿,朱襄不會做有損秦國的事,且聽聽他說完再懲罰不遲。”

朱襄:“……”聽完後還是要懲罰嗎?

子楚想為朱襄說好話,藺贄拉了子楚的袖子一下,給子楚使眼色。

藺贄:難道你不想看著朱襄被揍嗎?快閉嘴!

子楚立刻閉上嘴。

蔡澤眉頭微微抽動。

朱襄看到了友人們的小動作,先給了藺贄和子楚一個眼刀子,然後說起自己去東甌的事。

他雖然寫過文書,但只說了重要的事,現在將事情詳細道來,眾人眼皮子都在顫抖。

秦王柱:“你、你欺騙李牧,直接去了東甌蠻夷之地?!”

荀子深呼吸:“君子不立於危墻之下,你是不是永遠學不會?”

藺贄興致勃勃:“有意思,我都想去了。”

子楚點頭點到一半,看到君父不贊同的眼神,趕緊止住另一半的點頭,把頭揚起來。

蔡澤扶額,一言不發。他心累,已經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說什麽有用嗎?朱襄又不在他眼皮子底下,想做什麽事他也拉不住啊。

朱襄連忙道:“那只是小事,重要的是之後的事!”

他說起帶著秦軍幫忙抵禦台風,清理田地,丈量土地,耕田播種……朱襄越說,眾人臉色越古怪。

荀子率先道:“秦軍再出兵,當是仁義之兵了。”

他心情很復雜。朱襄有時候是最符合儒家的人,有時候又與儒家相背離,真是讓人無奈。

秦王柱關注點不一樣,他不敢置信道:“那自稱東甌王的蠻夷居然讓秦軍上岸隨意行走?他是不是早就想歸服秦國了?”

子楚道:“也可能他被朱襄這一手打蒙了。”

藺贄笑道:“一般人做不到朱襄這種事,所以他沒立刻意識到不對勁,不怪他。”

蔡澤道:“李牧應該抓住了這個機會。”

荀子瞥了幾人一眼。

他當然知道這些人說得都對,只是看著他們都只關注利益,沒有談論朱襄在此事中彰顯的品德和秦國的氣度,讓他有些失望。

不過他早就知道秦國是無禮之國,所以雖然失望,倒也習慣了。

只要秦國能披上一層尊禮尚仁的皮,這天下的未來就會好許多。

“當然!”朱襄說起呂不韋和東甌王的談判,又說起有個可惡的東甌貴族居然賣給他煮熟的種子。

蔡澤沒好氣道:“越王將煮熟的種子賣給吳國,是讓吳國絕收。他賣出的那點種子,只能讓一戶人家絕收。他是以為長平君靠種田過活,預謀餓死你嗎?”

藺贄板著臉道:“很有可能!長平君對秦國至關重要,若長平君被餓死,秦國如折一翅!這計謀太惡毒了!”

子楚:“……”一位友人陰陽怪氣,一位友人煞有其事,他應該怎麽接?

子楚想了想,道:“確實惡毒。”

朱襄給了藺贄和子楚一個“你倆認真嗎”的眼神。

秦王柱忍俊不禁,笑得眼淚都冒了出來:“對對對,實在是太惡毒了,他居然想餓死秦國的長平君!該殺!”

荀子道:“實在是愚不可及,妄丟了性命。”

朱襄轉移話題:“呂不韋說,他談判正進入僵局,真是剛瞌睡就送來了枕頭。現在秦軍已經在東甌修建港口和營地,南下練兵就更容易了。”

荀子微微嘆了口氣。

李牧這是南下練兵嗎?算了,統一了中原之後,以太子子楚和公子政的雄心,拿下越地是遲早的事。現在施展“義兵”的手段,總比秦國以往的作戰方式強。

“越人好鬥,別忘記教化。”荀子提醒,“你若缺人,可從學宮多帶些人去。魯國被破,許多儒家弟子來到了秦國。”

朱襄愕然:“啊?魯國被滅了?誰滅的?”

“楚國。”蔡澤道,“春申君試圖離間你,我以他離間你之事離間他和楚王,說眾人皆知春申君見到你後就嫉妒你,並以楚王的名義利用楚國在秦國的人汙蔑你,是想讓楚王與趙王一樣,受眾士人唾棄。”

朱襄更加愕然:“楚王信了?”

蔡澤道:“嗯,他信了。”

朱襄心中不免生出了對春申君的同情。

他激將春申君對自己出手,引出秦國中心向楚國的人,以及那些因王位爭奪與子楚、嬴小政敵對,所以把矛頭指向自己的人。

只要能除掉自己,楚王和春申君不會吝嗇這些人的生命和地位。

朱襄給了他們足夠動手的理由,吸引了他們的視線,讓自己的貿易戰被隱藏在轟轟烈烈的離間計之下。

離間計是戰國正常手段,貿易戰可不是。即便齊國曾經做過。

當有人對嬴小政動手時,朱襄這一步閑棋再次發揮了作用。

楚國人和與子楚、嬴小政敵對的人利益相同,手段相近,很容易就讓秦王聯想到兩者合作,下定鏟除這股勢力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