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老壇泡青菜(第2/6頁)

“雪姬在此事上感受到了挫敗,自然就要學習如何把此事做好,心裏才能舒坦。”朱襄道,“她將來是否想經商,和她學習更多的知識沒有必然聯系。”

呂不韋雖然還是不明白,但朱襄都這麽說了,也不是什麽特別為難的事,他便手把手教導雪姬如何經商,如何管理工坊。

呂不韋所做的事很簡單,不過是恩威並施而已。

他先在村裏散布謠言,說秦國以後收稅只收棉布,不收麻布和葛布;這個紡織機效率非常高,所以秦人以為人人都能紡織這麽多布,可能會提高稅額;秦軍以後會征召民婦入軍協助後勤,就是專門為秦軍紡織衣物,如果征召的民婦不會用新的紡織機,可能會被殺死……

總之,呂不韋借著庶民對秦國和秦軍的恐懼,先造成了恐慌。

然後,呂不韋又讓人去辟謠,說沒這事。

“秦國當然不會只收棉布,也不會提高稅額。只是棉布和麻布、葛布交稅的價值一致,學會了如何用新紡織機的人能一天之內就把一個月的稅織好,就相當於交稅的額度比其他人低。”

“再者,紡織工坊管吃管住,還給布。你們的糧食存下來,明年就算遇到災害也不會餓死。”

吳郡的民婦先被嚇唬得心驚膽戰,又聽到好處,仔細一琢磨,她們不知道秦國官吏說的是真是假,最壞的情況是嚇唬她們的事是真的,那麽她們必須進入紡織工坊;如果嚇唬她們的事是假的,她們省了糧食,又得了布,都不虧。

所以她們立刻踴躍報名,紡織工坊招工處從門可羅雀變成了人滿為患。

朱襄旁聽了呂不韋對雪姬的教導,見呂不韋確實沒有敷衍,便放心地離開。

嬴小政不放心。

雖然他知道舅母和親母完全不一樣,他對舅母很信任,但他不信任呂不韋。

於是他將李斯派出去一同學習,讓李斯把呂不韋每日言行都寫給他。

李斯明白了嬴小政對呂不韋的厭惡,正想做點什麽,就被朱襄敲打。

“你是賢臣,不是佞臣。”朱襄溫和道,“你現在的起點,可以讓你飛黃騰達而不汙身,我相信你不是自己往自己身上糊泥的人。”

李斯被朱襄嚇出了一身冷汗。

他不明白為何自己剛生出這樣的念頭,就被朱襄公發覺了。朱襄公難道能讀懂人心?

李斯告退後,嬴小政從屏風後慢吞吞走出來,強調道:“我可沒有讓他陷害呂不韋!我只是讓他幫襯舅母!”

“為君者,只要稍稍表達出對一個人的不滿,哪怕你什麽都沒打算做,自有人為你做。”朱襄道,“甚至你知道陷害了某個你不喜歡的人後,給你帶來的只有麻煩。但那些想要討好你的人可不一定有這樣的聰慧。”

嬴小政問道:“所以為君者不應該直白地表現出自己的喜好?”

朱襄搖頭:“這哪可能做到?就算再隱藏,想要討好你的人一直觀察你,也能發現你的喜好。”

嬴小政又想了想,道:“為君者應該學會自己判斷如何對待手下人,如果有人以我的喜好為由去傷害我不允許傷害的人,我應該擯棄親疏遠近,懲處得我喜愛的人,獎賞我厭惡的人。”

朱襄道:“這很難。”

嬴小政抱著手臂道:“這就是荀翁和舅父經常說的,為君者當有公心,不可為私。”

朱襄笑道:“政兒已經很了解了。”

嬴小政道:“那是自然。不過我沒想到,李斯居然想要陷害呂不韋?他就算不討好我,我難道不夠重視他?”

朱襄道:“人心不足,何況他出身卑微,身邊又有諸多大賢,總覺得朝不保夕,希望全力巴結你。這樣的人,你是明君他就是賢臣,你是暴君他就是佞臣,你的後代若壓不住他就是奸臣。”

嬴小政道:“看來要好好培養後人。”

嬴小政想起夢境中的大嬴政那些兒子們,嘴角微微抽搐。

我的兒子們必不像夢境中大嬴政的兒子那樣無用。等他們一出生,就交給舅父養!

朱襄聽到嬴小政的話,心裏很欣慰。

大部分君王看懂李斯後,都會想著死的時候把李斯一同帶走,以免後代壓不住李斯。

嬴小政卻毫不猶豫地選擇好好教導後代。

朱襄能看出來,嬴小政不是因為自己在這裏才故意說自己喜歡聽的話,嬴小政是真的很自信地做出了這個選擇。

等扶蘇出生的時候,自己帶著養吧。就是不知道那個孩子還會不會叫扶蘇。朱襄眼前的外甥還是個孩子,他都暢想外甥的兒子了。

冬季時,朱襄算了算時間,想回鹹陽一趟。

嬴小政疑惑:“為何這時要回鹹陽?”

朱襄道:“我答應君上,等他出孝後,要為他做大餐。”

嬴小政眼皮子和嘴角都不斷抽搐:“就為了這個,舅父千裏迢迢花接近半年的時間,從鹹陽和吳郡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