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東珠秦棉布(第3/6頁)

朱襄撫摸著棉布:“棉布如絲綢一樣,也分三六九等。我只賣貴人穿的棉布。”

李牧再次擡頭瞥了朱襄一眼,低下頭開始擦拭刀。

在戰場上用過刀之後,在需要動手的時候,李牧就用不回去劍了。

根茂收起眼中貪婪,笑道:“的確如此。唉,恩人居然連一箱子東珠都看不上。”

“若買賣做起來,何止一箱東珠?”朱襄搖搖頭,“所以有的事農人能做,我不能做。根茂你應該很理解。我們這種商人要遵循的道理,和做官一樣,與別的商人不同啊。”

根茂收起臉上笑容,深深看了朱襄一眼。

李牧立刻拉了朱襄一把,將朱襄護在身後,皺眉看著根茂。

他身後的親兵立刻劍拔弩張。

根茂立刻拱手:“恩人不要緊張,我沒有惡意。”

李牧淡淡道:“你最好沒有。”

朱襄從李牧身後探頭道:“都聽說越人兇狠,我兄長有些擔憂過頭了。我們既然是你的恩人,你肯定不會因為幾匹布就起什麽歹心。”

根茂連忙道:“自然。只是現在越人都防著秦人,恩人為秦人做事,恐怕……”

朱襄道:“正因為越人防著秦人,我想諸越的貴人們應該會更樂意與我做生意。”

他笑了笑,道:“不信,你遣人回去問問?我也遣人回去多拿些色彩各異的布,你賣的東珠我收了。”

根茂沉思了許久,問道:“夏禮是假名吧?”

朱襄好奇道:“你為何如此說?”

根茂道:“閣下是否是呂不韋?”

李牧本來有點緊張,聽了根茂的話之後,給了根茂一個“鄙視”的眼神。

朱襄哭笑不得:“我可不是呂公。不過我的確和呂公有些聯系,我的貨是從呂公那裏拿的。呂公雖然被貶謫,好歹也是秦太子的人,他會站在這裏與你心平氣和地聊天?”

李牧:“呵。”

根茂看著李牧嘲諷的表情,有些下不了台。

他倒是忘記了,呂不韋雖然以商人聞名於世,但已經當了許久的秦國大官,又是秦太子的門人,恐怕已經將自己當做了貴族,不屑於親自經商了。

根茂心中很是羨慕。誰不想成為第二個呂不韋呢?他們這群為貴族做生意的商人,各個都想著主父賞賜個一官半職,從商人變成士人。

根茂得到信息後,沒有立刻同意。他邀請朱襄去前面的城鎮休息,生意的事慢慢聊。

朱襄完全不懼,踏入了諸越的地盤。

李牧本來想把朱襄綁回去,但見朱襄似乎有正事要做,便相信了朱襄,與朱襄一同進入了東越的城池。只讓人去給王翦傳消息,讓王翦隨時來救人。

許明和相和欲言又止。

秦國的長平君和大將軍就帶著這麽點人,踏入了敵人的城池中?朱襄公的膽量還是如去長平時一樣大。

但,這至於嗎?

李牧也想問。

朱襄驚訝:“危險?怎麽會危險?”

李牧無奈:“你到了敵人的地盤,還不危險?”

越王身死後,沒有定下繼承人,於是諸越分裂,各自為政,誰也不服誰,成了部落制。

有兩支越王後裔的勢力逐漸龐大,分別建立了東甌和閩越,沿著海岸線建造城池,鼓勵耕種。他們現在所在的城池就屬於東甌。

李牧想要挑起的爭鬥,也是在東甌和閩越之間。

在來到這裏時,包括李牧在內的秦人,對越地都只有“蠻夷”的印象,甚至以為那都是一群野人。

接手吳郡之後,李牧才理順了越地的事。

越國是大禹後裔,原本也是周朝正兒八經的諸侯國。雖然在與楚國戰爭中被打散,現在與當地人融為一體,但從根源上來說,也算不上蠻夷……不,楚國都是蠻夷,那麽越人當然也是蠻夷。

李牧派了許多人去打探越地的消息,特別是理順越地的部落貴族之間的糾葛。

雖然李牧算是半自願的入秦,其實也是被離間計坑了一手。

再加上他有蔡澤這樣的用離間計的好手作為朋友,李牧也開始對這種根植於朝堂的計謀感興趣。

現在秦國沒有空閑去滅掉越地,但將來他那位雄心勃勃的弟子一定會派大軍掃滅諸越,將南方國土盡歸秦國。所以他就用了離間計,挑撥諸越的關系。

只是諸越較為閉塞,李牧雖確定了基本的策略,對其了解並不深。

既然了解不深,李牧自然認為危險。

“即便不危險,你來這裏又有何意?”李牧道,“你不是在指導種田嗎?怎麽變成經商了?”

朱襄道:“越地也有很多地。”

李牧瞥著朱襄不說話。

朱襄舉著雙手投降道:“好吧,我只是順勢而為。我在指導吳郡耕種的時候,見到了許多從東甌國而來的人。這裏文化與吳郡類似,特別是士人,很向往中原文明,想重歸越國還是諸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