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君子偽善心(第4/6頁)

朱襄道:“荀子,你不當丞相了,朝堂怎麽辦!你忍心將朝堂拱手讓給縱橫家和法家嗎!”

蔡澤:“咳咳。”

子楚扶額。

秦王柱和嬴小政祖孫倆都興致勃勃看著朱襄耍寶。

朱襄道:“如果藺贄出使回來,朝堂甚至會被老莊占據!那多可怕!”

荀子實在是忍無可忍,雖然沒帶戒尺,拳頭一握就是一個爆錘:“閉嘴!你這麽擔心儒家,何不自己入朝堂!”

朱襄捂著腦袋:“不去,上朝要早起。”

秦王柱:“……”

他在自己懷裏摸了摸,最後從腰間解下長劍遞給荀子:“用這個劍鞘揍!”

蔡澤立刻將嬴小政拉到自己身後護著,免得荀子誤傷嬴小政。

子楚揣起了袖子,默默看朱襄作死。

朱襄以一己之力,將荀子和秦王柱感人肺腑的“修史對答”搞得一團糟,挨了好幾下荀子的劍鞘攻擊。

荀子罵道:“你就不能正經一些!”

朱襄摸著被揍的地方道:“我很正經,我說的都是實話。”

子楚冷哼:“聽聞你每日都睡到日上三竿,確實是實話。”

蔡澤嘆氣。無論時間怎麽變幻,朱襄永遠都這副模樣,你不會長大了是嗎?

秦王柱和嬴小政仍舊開心地看熱鬧,秦王柱還從桌子上抓了一把炒黃豆給嬴小政吃。

朱襄是故意逗荀子。

他知道以荀子的智慧,肯定能看出自己獻策的險惡用心。荀子年紀大了,氣在心裏憋著會憋出問題,不如自己隨便找個借口讓荀子揍他幾下,揍完荀子就不氣了。

荀子雖然看出了自己的險惡用心,但以荀子的理智,不會因為這件事揍自己,他只能這樣故意耍寶了。

雖然,朱襄說的確實是實話。

他堅持不上朝,除了不太習慣朝議的氣氛,最大的原因是朝議實在是太累,起得早走得晚,比老黃牛還辛苦。

荀子揍完朱襄後,心中氣消了不少。

他瞪了朱襄幾眼,實在是拿朱襄沒辦法,把寶劍還給秦王柱後,哼哼了幾聲,不再為朱襄獻策的事郁悶。

如果對朱襄不放寬心,他早就被朱襄氣死。

見荀子和朱襄“和好”,秦王柱才笑眯眯讓人設宴,幾人一邊吃一邊討論朝議的事,順帶提起出使的藺贄。

藺贄出使楚國,與楚王正式簽下劃江而治的條約。

秦國不會再主動越過長江進攻楚國,但楚國也不能再幫助其他五國對抗秦國。一旦楚國違約,秦將李牧將會重新在楚國南方燃起戰火。

藺贄此次出使,保底任務是把這個條約簽下來,暫時穩住楚國,讓秦國能將所有力量集中在三晉之地上。

蔡澤在上黨高地經營了幾年,再加上朱襄的種田技術指導,秦國消化吞並的三晉之地的速度十分迅速。

根據蔡澤的判斷,秦國已經有實力繼續蠶食魏國和韓國,甚至滅掉這兩個國家。

不過秦王柱決定一個國家吞一點,暫時不動其國都。

哪怕魏國和韓國的土地僅留下國都那一郡一縣,只要國未滅,六國就會繼續各自為敵,不會聯合起來。

等秦國滅掉魏國或者韓國國都,徹底將魏國和韓國除國的時候,就是秦國要一口氣吞並天下的時候。

現在六國中只有楚國有糧有兵,還有勉強能看的國君和不算平庸的相國。主要楚國不動,其他五國在秦國徹底滅掉魏國或者韓國前,就無法再次聯合起來。所以秦昭襄王在自己快要離世時,特意派藺贄出訪楚國。

他對藺相如的兒子寄予厚望,希望藺贄能在此次出訪中,展現出藺相如的風采。

除了秦昭襄王給藺贄的“保底任務”之外,藺贄還有更多的目標。

這些目標,他離開前沒和任何人說,連朱襄都沒告訴。

藺贄當時笑道,目標只要自己知道就行了,不然沒達成的話,那就太丟臉了。

“希望藺贄能在君父下葬之前回來。”秦王柱嘆氣道,“君父十分喜愛藺贄,他一定想要藺贄能送他一程。”

秦王柱總是在談著談著正事,就忍不住說一句“君父十分喜愛”什麽。

從人到物,從天氣到景色,秦昭襄王的身影在秦王柱的心中揮之不去。

秦王柱處理文書時累得在案上趴著小憩時,也常常夢見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會一如既往地嫌棄他身體不好,處理這麽點文書就累了,然後讓他好好休息。

“就算子楚也很弱,你還有那麽多臣子!實在不行,讓朱襄來幹!他每日如此懶散,實在不當人子!”

秦王柱有時候笑醒,有時候哭醒。

他從未想過,自己會如此思念阿父。

“他應該能趕上。”朱襄道,“他或許和楚王前來拜祭的使臣一同回來。”

秦王柱笑著道:“那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