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豬油酸菜面(第2/6頁)

眾卿大夫露出“果然是他”的表情。

已經知曉一切的太子柱擱那裝托:“長平君為何會出此建議?”

老秦王做出憐憫慈悲的表情,嘆了一口氣,道:“朱襄去雲夢澤種稻時,見楚國人要用一個村莊的人血祭神靈。唉,若朝廷不管理民間祭祀,不知道有多少庶民遭遇不幸。”

老秦王十分心疼地抹掉了眼角愛惜庶民的淚水,差點沒把下面的卿大夫們給惡心得吐出來。

知道了知道了,朱襄是真的可能憐憫庶民,但君上你別裝了行嗎?

荀子笑道:“君既然要成為天下之主,自然要祭祀天下神靈。從現在開始,也不算太早。”

老秦王不裝了,捋須道:“當是如此。”

荀子拱手:“君上可否將此事交給我主持?”

荀子第一次在老秦王面前主動攬事,其他卿大夫都略有些驚訝地打量這位儒家領頭人。

不過確實沒有比荀子更適合做這件事。因為儒家弟子是最了解官方祭祀的人。

“好。”老秦王立刻拜荀子為上卿,並授予禮官之職。

如果說鹹陽學宮的祭酒還只是一個“編外客卿”,荀子此時終於被納入了秦國正式的朝堂官吏體系,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秦國公務員”。

荀子雖然四處遊學,也不介意接過對方給予的官職。但他總是遊離於各國朝堂之外,雖有官職在身,但隨時可以抽身走人。

眾人本以為荀子來到秦國,和當初在齊國一樣,只是在學宮裏教教弟子,傳播一下自己的思想言論。沒想到,荀子居然主動向秦王索要實權官職,願意為秦王做事了。

原本對這個祭祀不是很重視的人打起了精神,準備回去仔細琢磨,為何朱襄提出祭祀他國神靈,會讓這位大儒一改儒家弟子不願意在秦國做官的習慣,主動輔佐這位儒家人肯定非常不喜歡的老秦王。

老秦王自己都有些吃驚。

他還以為就算有朱襄在,儒家弟子入秦後在鹹陽學宮當混子就已經是極限,頂多帶動一些年輕的儒家弟子做官,那些所謂大儒們肯定還是會繼續保持矜持。

荀子居然成為自己身邊掌管祭祀的重臣,這就是擺明旗幟,宣布儒家支持秦國了。

老秦王都想用袖子抹一把臉,看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幻覺。

但現在他要表現出一切盡在掌握中的態度,淡然地對待荀子的“投靠”。

有了荀子這個專業人士,老秦王就只需要等待。

荀子甚至貼心地幫他把敕封神靈的詔書都起草好了。老秦王看了荀子起草的“我做這件事我也很為難,但為了天下人,我不得不這麽做”的詔書,默默把自己霸氣十足的詔書撕掉。

他發現,自己以前是不是有點小瞧這個滿口仁義道德的儒家人了。

或許儒家的“軟弱”不是真正的“軟弱”,也有可取之處。

秦國一向是以法家學說治國,但這不代表秦國排斥法家學說之外的學說。

秦王怎麽可能成為一個學派的簇擁?歷代秦王選擇法家,只是因為法家好用。

如果有其他學說好用,秦王來者不拒。

這才是王道。

儒家學派自此,正式進入秦國朝堂。

回到小院後,荀子拿著老秦王親手遞給他的朱襄親筆文書,忍不住再次笑出聲。

韓非好奇地問道:“荀子為、為何如此高興?”

荀子道:“我以前以為,朱襄雖學儒,卻並非儒家人。但現在看來,他若不是大儒,這世間還有誰敢稱一聲大儒?”

荀子將朱襄的親筆文書遞給韓非:“不過你看這封文書,或許有其他感受。”

韓非恭敬地展開文書,仔細閱讀。

荀子喝完一杯朱襄從南方捎來的枸杞泡的水後,韓非才放下文書,長舒一口氣,就像是韓非在閱讀時太過認真,一直沒敢好好呼吸似的。

“我以為,以法約束庶民,約束士人,甚至約束王公貴族,約束國君,已經是法家最終的理想。”韓非苦笑,“沒想到朱襄公居然要凡人定法約束神靈。”

荀子提醒:“你居然不口吃了。”

韓非面紅耳赤:“嚇、嚇的!”

荀子大笑:“朱襄多嚇你幾次,你說話就流利了。”

韓非結結巴巴道:“壽、壽命也短了。”

荀子再次大笑。

笑夠之後,荀子道:“規範祭祀一直是儒家在做,但想不到頭緒的事。朱襄為我打開了思路。何為仙神?何為妖魔?利民者仙神,害民者妖魔。既然天子受命於天,那麽自然有權力約束地上小神。祭祀既是對神靈的尊敬,也是對神靈的約束。”

他笑著長嘆一口氣:“希望我能再多活幾年,能看到儒家希望的祭祀體系的完成。”

從天神到地祇,從先祖到先賢,所有神靈,都應該納入朝廷官方祭祀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