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雙季再生稻(第2/6頁)

藺贄的夫人道:“朱襄公或許不能給孩子賜福,但聽聞公子政自幼罕有生病。尋常孩童隔三差五就要病一回,可見朱襄公養孩子養得極好。”

藺贄笑著搖搖頭,道:“養得好?我看他是養得糙極了,是政兒自己身體好。你若想問朱襄如何養孩子,待孩子出生,你出了月子,我讓雪姬到家裏住些時日。”

藺贄的夫人立刻道:“好,謝良人。”

“那也是我的孩子,你謝什麽。”藺贄道,“你好好休息吧,不用在書房守著我。”

藺贄的夫人看向藺贄手中的信,猶豫了一下,還是聽從藺贄的話,轉身離開了。

她離開後,藺贄的笑容消失,沉沉嘆了口氣。

他捋了捋鬢角的碎發,手指插在發梢,有氣無力道:“所以我才想歸隱山林……真麻煩。罷了,她還算知道分寸,若換太子當秦王後就好了。”

他把寫了一半的信紙揭開,拿起炭筆,用極小的文字在信紙夾層中將鹹陽的事詳細告知朱襄。

哪些貴族值得注意,鹹陽學宮的動向,秦王和太子目前對朱襄的態度……藺贄小心翼翼將信紙邊緣粘好,繼續在信紙表面續寫沒寫完的信。

在表面的信中,藺贄寫了夏同和雪姬的近況,仍舊在朱襄家養老的幾位老人的身體情況,蔡澤在長平取得了哪些成績,以及自己最近遇到了什麽有趣的事。

寫完信後,藺贄拿起壓在一旁的朱襄的信,彈了彈信紙。

秦王肯定沒想到,朱襄不僅會在夾層中寫信,還會用特殊方式才會顯形的墨水寫信。

水蠱病的防治,能救荒的南瓜和新改良的水稻種子,以及將來水利工程上可能會用到的黑火藥開山……朱襄真是到了蜀郡之後就完全放飛自我,連遮掩都懶得遮掩了。還好他還知道寫信告訴自己,讓自己利用信息差幫他在秦王面前糊弄過去。

藺贄笑著抱怨:“自從朱襄來到了我家,家中備受寵愛、被全家人幫忙收拾爛攤子的幼子,就不是我啰。”

他將信紙收好。

一些東西,連夏同也不能告知。雖然夏同現在仍舊是夏同,但不知道何時會變成太子、秦王。藺贄只能相信自己會永遠不改變,不會寄希望於別人。

不過等他找好借口,就可以把夏同拉著一起為朱襄收拾爛攤子了。好友,就是用來幫朱襄收尾的。

……

秦王的詔令、太子的書信、友人的抱怨和雪與家中長輩的家書,在嬴小政又長一歲的時候來到了成都。

“君上遣五萬刑徒受你派遣,給你二十年的時間,人力是足夠了。”李牧道,“你這下被綁死在蜀郡郡守的位置上,很難高升了。”

“不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後我回鹹陽正好。”李冰笑道,“君上給的時間很寬松,我壓力沒那麽大了。”

李牧嘆了口氣,沒有反駁李冰。

但誰都知道,二十年後李冰都年過五十,又是不斷奔波勞累,即便能活到那個時候,身體也不一定允許他在朝堂繼續做官。

不過李冰已經決定一定要治理成都平原的水患,秦王的詔令也已經到了成都,事情已經沒有轉圜的余地,說多無益。

“不一定是當二十年郡守,也可能換郡守,但給你一個專門整治水患的官職。”朱襄道,“而且也不一定用得了二十年。若早點結束,你就能早日到鹹陽與我們重逢。”

朱襄記得歷史中李冰修都江堰好像修了十幾年,其中開鑿山壁就開鑿了八年,選址選方案肯定也會花費一段時間。有他在,或許能少走幾年彎路。

“承你吉言。”李冰道,“不過你們還要在蜀郡待至少一年,現在就說什麽重逢,是不是太早了?”

朱襄和李牧對視一眼,失笑:“確實太早了。”他們倆還要一同加入李冰主持的水利灌溉前期工程呢。

李冰在動工之前,先著手制造了許多模型,用以對水流的模擬,尋找最佳的解決方式。

朱襄在悶頭種水稻育種的時候,李冰就騎馬踏遍了幾條主要的江流幹道,尋找修建堤壩和渠道的地方。

因之前洪災中,李冰派人沿著江流收集了許多數據,又有朱襄“隨口”提議,李冰很快就選定了都江堰本來應該存在的位置。

只是若要修建分水堤壩,就需要鑿石開山。

那麽厚重的山壁,鑿穿不知道需要花費多少年歲,多少人力物力。工程一開始就要挑戰這麽高難度的事,其他懂水利的官吏紛紛反對。

李冰也很猶豫。

如果選擇折中的方案,也能一定程度上抵禦洪水。但若要達成他心目中的完美方案,就必須鑿石開山。

他猶豫的時候,就找到朱襄和李牧兩人商量。

這時候,知己的肯定,能給他極大的鼓舞。

李牧道:“水利我不太懂,不過換做打仗的話,你現在面臨的兩個選擇,一個是用接近一半甚至一大半的兵力,換對方全軍覆沒;一個是用少於一半的代價,只是擊退對方。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