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油炸南瓜餅(第3/6頁)

嬴小政咕嚕咕嚕把溫度正合適的米湯喝光,抹了抹嘴道:“我才不會邊走邊吃。”

嬴小政先吃了兩個南瓜餅後,才把南瓜餅端出去。

朱襄差點笑出聲。

不邊走邊吃,所以要先吃掉再走嗎?自家政兒怎麽能這麽可愛?

李牧也來幫忙端菜,路上見到嬴小政端著南瓜餅出來,順手拈了一個。等他來到了廚房後,又偷吃了一塊粉蒸肉,一塊燉排骨。

就李冰比較老實,還不好意思偷吃,老老實實等著開飯。

他看著嬴小政和李牧嘴邊的油,有些無奈:“李牧,你這個老師,難道是專門教政兒偷吃嗎?”

嬴小政辯解:“我沒有偷吃,舅父允許我先吃。”

李牧道:“我確實是偷吃,但我沒有教政兒。教政兒偷吃的難道不是朱襄嗎?”

朱襄沒好氣道:“廚子嘗味道怎麽能叫偷吃?”

李冰:“……”看來他還不夠灑脫,仍舊沒有完全融入進去友人獨特的相處氛圍中。

“來嘗嘗。”朱襄笑道,“喜歡的話,我把菜譜抄給你們。”

李冰道:“我就不客氣了。”

最初他吃朱襄親手做的飯菜還有些惶恐,現在已經很習慣了。

幾人大快朵頤,吃了個肚圓。

蜀郡多翠竹,朱襄讓人用竹子編了竹椅。現在李牧和李冰各處府邸別院都有用竹子做的家具,這風尚已經傳到了蜀郡其他人家。

蜀郡夏季濕熱,冬季濕冷,坐在地上實在是難熬。椅子凳子很快就獲得了眾人的喜愛,現在已經快成為蜀郡家家戶戶的必用物品。沿街都有人叫賣竹編的家具。

幾人在竹椅上墊了毛皮,躺在竹椅上一邊賞月一邊消食犯懶。

椅子很大,嬴小政依偎在朱襄身邊,把朱襄當墊子。

“月亮好圓。”李牧感慨。

朱襄翻白眼:“見到如此美好的月色,難道你不該吟詩作賦一首?說什麽月亮好圓,你就這本事?”

李牧道:“你有本事,你來?”

朱襄立刻吼了一首千古絕唱《水調歌頭》,遭到了李牧和李冰的嘲笑。

沒辦法,這時候的《水調歌頭》根本不符合韻律,也沒有詞牌的說法。朱襄冒用這首《水調歌頭》,在李牧和李冰眼中,連民歌都不如。

自然,這首《水調歌頭》也沒能流傳到後世。

雖然被兩人嘲笑,朱襄自己還是很嗨,還用調子把《水調歌頭》唱了出來。

李牧和李冰都捂住了耳朵,說朱襄噪音擾人。

朱襄自己覺得自己唱得不錯,雖然他已經完全忘記了《水調歌頭》應該是什麽調子。

李冰為了阻止朱襄繼續汙染他的耳朵,手打節拍唱起了《詩經》和一些和月亮有關的民歌。

這個時代不止有《詩經》,較為工整的詩歌也已經存在,即漢時樂府詩,在此時也已經初見雛形。

李牧為李冰叫好,讓人拿來琴,為李冰做伴奏。

雖然李牧是將領,但現在將領和士人不分家,他也是個精通六藝的人。

李牧彈琴,李冰作詩唱歌,朱襄隨便哼哼當伴奏。

嬴小政打了個哈欠,也跟著拍打舅父的手臂,就當擊鼓了。

朱襄無語。你曾大父擊缶,你就擊舅父的手臂是吧?小小年紀不學好,活該你背七世之黑鍋。

朱襄道:“政兒,你是不是該學琴了?”

嬴小政道:“不想學。學琴有什麽用?朕有的是人為朕奏樂。”

朱襄道:“別人奏樂和你學琴沒有沖突。學琴可以陶冶情操,還能發泄情緒。比如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可以嘣嘣嘣亂彈琴,讓你討厭但又不能懲罰的人聽。”

李牧一用力,琴弦崩斷。

李冰也唱走了音。

兩人齊刷刷地看向朱襄:“不要教壞政兒。”

他們可不想未來的秦王生氣的時候逼著眾臣聽他亂彈琴!

朱襄道:“我覺得這樣挺好。”

兩人異口同聲:“不好!”

嬴小政想了想,居然覺得朱襄說得很有道理:“好,我學。舅父教我?”

朱襄高興道:“好,舅父教你拉胡琴!”

李牧趕緊阻止:“還是我來教政兒彈琴。”

朱襄道:“你是看不起胡琴嗎?現在這個世上還只有我會拉胡琴!我要把獨一無二的胡琴傳給政兒!”

他就想看秦始皇拉二胡,怎麽了!

嬴小政認真點頭:“好,我學胡琴。”

李牧勸說道:“政兒,你知道你舅父怎麽說胡琴的嗎?胡琴一響,一定是紅白喜事。你還是學普通的琴吧。”

嬴小政道:“但是胡琴獨一無二。”

李牧啞然。

李冰還沒聽過朱襄拉胡琴,好奇道:“胡琴是什麽?”

李牧翻白眼:“朱襄說是胡人那邊傳入趙地的琴。胡琴不用手指彈奏,用馬尾在琴弦上摩擦,發出嗚咽的聲音。不過我與蠻胡打了那麽多年仗,都沒見過胡琴。我看那胡琴就是朱襄自己弄出來,假借胡人名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