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白水煮豆飯(第2/10頁)

但他想起前些日子收到的黃金和從未見過的貴重香料,還有朱襄承諾的後續贈禮,還是開口了:“君上還記得朱襄嗎?”

趙王道:“記得。為何突然提起他?”

樓昌道:“朱襄才華橫溢,被藺卿多次舉薦,廉將軍也視他為子侄,據說他還與馬服子論兵平局。不過因為他是秦國質子的舅父,所以君上暫時不能用他。君上何不遣他去向長平求和?”

趙王皺眉:“他如此年輕,還是庶民,能擔此重任?”

樓昌勸說道:“他與秦國宗室有親,正好當說客。若是他失敗,君上也已經盡力了,到時殺了他,全趙國都會感激君上為救回被困長平的馬服子和趙軍的努力。秦國質子我們不能動,秦國質子的庶民舅父還是能殺的。”

趙王頓時覺得很有道理。

其實他也知道現在最好什麽都不做,放棄長平的趙軍才是上策。但若什麽都不做,趙王臉面上掛不住。

派朱襄出使長平求和,成功最好,失敗了他也有了說辭。於是趙王同意了樓昌的舉薦。

樓昌出宮的腳步輕快如飛,趕緊派人去通知朱襄這個好消息,並讓朱襄準備好後續贈禮。

他沒想到,前不久才給自己寫了信,如今應該遠在秦國受苦的族兄樓緩,居然已經在朱襄家住了兩日了。

樓緩化名為秦國富商,借替“夏同”給朱襄送信為借口,敲響了朱襄家的門。

公子子楚很擔心長平一戰會危及朱襄的性命,請求範雎幫忙想辦法保護朱襄。

範雎知道秦王已經將朱襄視作未來秦王的肱股之臣,且在聽了朱襄諸多傳聞之後對朱襄感觀不錯,便派去了他手中最能保護朱襄的下屬——樓緩。

樓緩把樓昌騙得死死的。只要樓緩出手布局,樓氏一定會勸說趙王不去找朱襄的麻煩。

樓緩已經離開趙國多年,哪怕是藺相如和廉頗都認不出他,沒有懷疑他秦國富商的身份。

不過藺相如知道“夏同”就是公子子楚,所以猜測樓緩可能是秦國官吏。只是樓緩為保護朱襄和嬴小政而來,藺相如便假裝不知道此事。

朱襄想去長平說服白起放回戰俘。廉頗已經失勢不能進宮,藺相如也因為多次替廉頗說話不得趙王信任。藺相如便去求平原君幫忙。

平原君十分猶豫。他雖然相信朱襄有才華,但朱襄剛及冠沒幾年,又是秦國質子的舅父,他擔心朱襄承擔不起如此重任。

樓緩得知朱襄的困境後,立刻拍著胸脯說自己有門路:“我在趙國經商,上到趙國宗室,下到尋常小吏,手中都拿過我的錢。我知道誰最貪婪,能向趙王舉薦朱襄公!”

樓緩對朱襄十分好奇,樂意幫助朱襄達成目的。而且他的目的是保護朱襄的安全。如果朱襄去了長平,那豈不是最為安全?

公子子楚私下拜訪樓緩,告訴樓緩如果事態緊急,只需要保護朱襄一人安全即可。若能帶走兩人,就把朱襄的妻雪姬也帶上,政公子可以繼續留在趙國當質子。

樓緩頗為無語。

這位公子不像安國君有幾十個兒子,丟幾個無所謂。你目前只有一個兒子啊!這也能丟嗎?!

樓緩在心中把朱襄的重要性又提高了不少。

所以現在他非常放心地幫朱襄去長平。雖然朱襄去了長平,家人肯定會被趙王監視。但公子子楚說過了,範相國也暗示了,最低限度把朱襄救下來就成。

他可以先把最低限度的任務完成,再慢慢圖謀如何救朱襄的妻和政公子。

在樓緩的幫助下,朱襄順利和趙王寵臣樓昌牽上線。

藺相如和廉頗湊了一百金,朱襄將系統獎勵的香料放入漂亮的禮盒,送給樓昌當“定金”。

樓昌雖貪婪,但他是一個很講信用的人,拿了別人的錢,就會真的幫別人把事辦妥。

朱襄很快就得到了好消息。他立刻再奉上五十金和新的香料禮盒,愉快地和樓昌完成了這場交易。

廉頗和藺相如看著這場交易完成。雖然目的達成了,但是他們的臉色都非常難看。

廉頗和藺相如為戰國立下不菲功勞,樓昌只是一個會拖後腿的庸才。

但他們倆連趙王的面都見不上,樓昌拿了一百五十金和兩盒香料就能將朱襄順利推舉給趙王。

廉頗譏笑道:“藺卿,你是不是後悔沒早點去找樓昌?你若早找了樓昌,朱襄都已經當了幾年官吏了!”

藺相如聽著廉頗陰陽怪氣地叫他“藺卿”,冷哼一聲,沒回答。

他心裏十分氣憤,什麽話都不想說。

朱襄打圓場:“樓氏曾為趙國宗室,他雖不如平原君和平陽君,但在趙王心中,自然也不是其他人可比擬。藺翁別生氣。”

藺相如瞥了朱襄一眼。他難道是生氣趙王更親近樓氏?他是生氣趙王居然更親近樓昌這個貪婪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