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白起小石子(第2/8頁)

這些糧草,足夠王龁大軍吃十日。這十日,秦軍定能完成合圍。

“武安君,趙軍已經出發!根據探子回報,是主將趙括親自領兵!”有下屬進帳篷報告。

“嗯。”白起應了一聲,將代表趙軍的石子掃向丹水北方河谷。

原本就在丹水北方河谷的秦軍石子和代表趙軍的石子混在了一起。

“輕騎兵出發。”白起拿起幾顆代表秦軍的石子,放在了丹水北方河谷和趙軍原本主陣地之間的韓王山上。

下屬領命退下。

五千左右輕騎兵出發,登上韓王山,依托韓王山趙軍原本的陣地,就地壘土砍樹修補壁壘。

趙括率領趙軍主力出擊,但也留了部分人在原本的主陣地守著後勤輜重。白起猜測,趙括可能留了一半的人,以應對突發情況。

五千機動性拉滿的輕騎兵此次戰略目的,是在趙括發現不對,準備翻越韓王山回到丹水東岸陣地時,堅守阻擋趙括,等待白起繼續往韓王山上增兵。

“將軍,輪到我出發了吧!”與白起同來長平戰場的副將司馬靳興沖沖進來。

白起不滿地掃了他一眼。

司馬靳立刻換了一副嚴肅表情,站直身體等待命令。

“去封住口袋。”白起一邊說,一邊抓起幾顆較大的石子,放在了丹水北方河谷的“袋口”上。

這一支不到三萬人的秦兵,是白起選出的最精銳的老兵。他們拿著最優良的鐵制兵器,集中了秦軍幾乎所有的弓弩,將會把河谷“袋口”牢牢封住,絕不會讓趙軍從原路返回。

司馬靳連領命都忘記說,興沖沖跑走。

白起眉頭跳了跳,訓斥的話咽了下去。

他已經訓斥司馬靳許多次了,一點用都沒有。

不僅司馬靳。所有跟隨他久了的副將都差不多。

白起在秦國之外聲名狼藉,小兒止啼。但在秦軍內部,跟隨白起久了的老兵都會對著白起傻笑,知道白起不會生氣。

白起的封號是武安君。歷代武安君受封原因各不相同,白起受封的原因史書中記載得很清楚,“言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故號武安”。

他除了戰無不勝,還能撫兵撫民,對待普通兵卒和秦國的民眾極好。所以他被秦王冤殺之後,秦國民間都偷偷為他建祠。

現在的白起已經開始憂慮自己百戰百勝,如果再被兵卒和民眾喜愛,恐怕會引起許多人忌憚。

但他可以用法令嚴懲兵卒民眾,讓他無故囂張跋扈一些,他連裝都裝不出來。

有一次白起試圖假裝無故生氣,結果一溜的副將對他傻笑,問他要不要喝點酒換換心情。

白起十分無語,轉身丟下那一群傻笑的副將,徑直離開,不想理睬他們。

現在他只能盡可能地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孤僻,臉上表情越來越稀少,除了戰場上,不和任何同僚下屬有私交。新兵終於會怕他了,但那一群老下屬仍舊屢教不改。

白起想起此事,就很是無奈。

他繼續低頭看地圖,思索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地方,把這無聊的煩惱拋到一邊。

“此戰唯一的變故在於趙括及時發現王龁是誘餌,翻越韓王山突圍。”

白起自言自語。

他說出聲的推斷,就是一場戰役中最困難的部分。

“如果五千騎兵在增援到來之前就落敗,趙軍回到壁壘……”

白起沉思了一會兒,手指間夾著一顆石子,輕輕敲打著地圖。

一下,兩下,三下……

“虛張聲勢,讓趙括以為主陣地已經失手。”

“再放走他求援的兵卒,傳播趙王將派廉頗支援他的假消息。”

“若這些都不能成功,那就不能速勝了。”

“若不能速勝……”白起沉吟道,“就該向君上進言和談了。”

如果得不到足夠的戰果,就該見好便收,以和談的形勢謀奪更大的利益。

白起從不認為自己真的是戰無不勝,而是戰前便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不打損耗了秦國的兵和糧,卻得不到足夠利益的仗。

不過白起雖然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不認為會到這一步。

他看不起趙括。

趙括年齡比趙王稍大幾歲,剛過而立之年。

白起十五從軍,在趙括這個年齡,已經從軍十五年,立下不少功績;趙括身為趙國大將趙奢的兒子,卻只有論兵的名聲,從未去過兵營。

以趙括的身份地位,哪怕趙王沒讓趙奢繼續帶兵當主將,趙括想進入兵營當個副將輕而易舉。趙王不喜歡老將,但對年輕將領還是頗為照顧。

趙括有名聲、有地位、有人脈,他為何從未有過任何戰績?當然是因為他要效仿自己的父親趙奢,首次出征,必為主將。

白起得知趙括經歷,立刻與應侯範雎商議,此次長平之戰趙國的主將,非趙括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