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果醬蒸蛋糕(第4/6頁)

趙王正愁要找什麽借口拒絕平原君的舉薦,聽到趙豹的話之後,趙王立刻高興道:“沒錯!寡人正是擔憂這個!朱襄可用,但不能現在用。等寡人得到上黨,秦國退軍之後,再用他不遲!”

趙豹道:“君上,雖不能立刻用朱襄,但也應該給他一些安撫,讓他知道君上重視他。”

只要不立刻打自己的臉,趙王很慷慨。他不僅立刻將朱襄被罰沒的千金送還,送給朱襄許多錢幣、車架、牲畜和奴仆,還給予了朱襄等同於趙國下大夫的特權和俸祿。

此時國君之下,官職比較籠統,只分卿、大夫、士,每種官職各分上中下三等。之後職位逐漸具體,官員也會另兼卿、大夫、士的官職,以區分自己在官場上的品級。

比如藺相如和廉頗一文一武,職責不同,但他們都是上卿。

朱襄原本被免除的官職,級別只是“下士”,勉強進入了戰國的貴族階級。

現在趙王雖然沒有給朱襄任命新的官職,但許諾給朱襄“下大夫”的待遇,朱襄就已經屬於“下大夫”這個中等貴族階層了。

這一點如同齊國當年創辦稷下學宮,只要被齊王認可的學者,都是“上大夫”待遇。那些學者雖沒有“上大夫”的官職,但在各國遊歷時都被認可為“上大夫”。

趙王給了朱襄“下大夫”的待遇,就是以趙國國君的身份認可了朱襄的才華。朱襄的名聲更上一層樓,連其他六國都有所耳聞。

朱襄的名聲傳到鹹陽時,王龁剛攻克了上黨。攻克上黨的捷報與朱襄的名聲一同傳入了秦王的耳中。

秦王驚訝,召來子楚,詢問道:“你說朱襄擅長種田,怎麽沒和寡人說,朱襄還擅長治民領兵,有王佐之才?”

子楚比秦王更驚訝。他比秦王更關心邯鄲,在秦王得知消息前,他就已經知道了朱襄在邯鄲揚名的事。秦王詢問他時,他已經琢磨了許久。

“君上,朱襄卻有王佐之才,但朱襄沒有王佐之智。為保全性命,他一直都不肯展露自己所有的才華。”子楚道。

秦王疑惑:“何為有王佐之才,沒有王佐之智?”

子楚拐彎抹角給秦王解釋了許久,並以朱襄平日舉止談吐實例佐證,終於讓秦王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朱襄確有王佐之才,給他一個王,他肯定能輔佐好。

但輔佐君王不僅需要才華,更要有能與朝臣爭鬥,保全自身的本事。朱襄沒有這個本事。

朱襄不僅心善,不可能為了權力與他人爭鬥,他還是一個很容易被“欺之以方”的君子。他如果進入朝堂,政敵給他設置陷阱,一設一個準。甚至朱襄知道這是陷阱,為了保護他人,他都有可能自己跳進去。

“無論是縱橫遊說,還是帶兵打仗,或者是治理一方,七國有的是能做這些事的人才。但能讓平民田地增產的大才,只有朱襄一人。”子楚很清楚摯友的優缺點,“讓朱襄站在朝堂上當王佐之才,是讓老鷹去打鳴,讓駿馬去耕地,用天下最鋒利的名刀名劍去割黍稷。能用是能用,但是大材小用。”

秦王明白了子楚的諫言:“確實如此,朱襄若在秦國,寡人定會讓他只用操心農事,不被其他俗務影響。聽你的話,朱襄知道自己的弱點,所以故意隱藏才華,隱與藺相如門下。為何朱襄現在會主動尋求名聲?這對他有害無利。”

子楚道:“孫兒也想不明白。朱襄若想出人頭地,大可等到與政兒回秦國後。他是秦國宗室外戚,怎麽也比在趙國安全。雖然朱襄可能不知道政兒什麽時候才能回秦國,但以我對他了解,他不慕名利,不應該如此急躁。”

秦王沉思了一會兒,猶疑道:“他知道自己不擅長與人相鬥,卻偏做不擅長的事。這有些像是你剛才所說的,明前方是陷阱,還要非往下面跳。”

子楚猛地睜大眼,背不由挺直,冒出了一背的冷汗。

秦王問道:“你想到了什麽?”

子楚嘴唇翕動,半晌說不出話。

他雙手握拳,猛地一砸雙腿,居然連在祖父面前的儀態都顧不上了。

“朱襄他……”子楚心中有了模糊的念頭,卻不敢置信,“朱襄難道已經察覺應侯的離間計,想要代替趙括去長平?!”

秦王沒有責怪子楚的失態。

他知道朱襄在子楚心中的地位,就像是範雎在他心中的地位。子楚失態情有可原。他作為祖父,孫兒這點情緒泄露,他不會在意。

秦王垂眸:“不,如果他真的是你口中那樣的大才,他應該清楚,無論他的名聲再響亮,趙王也不可能讓他領兵。他不僅是平民,不能讓趙國將士信服,他還與你有親,遲早會歸秦。以趙王心胸,不會讓半個秦人領兵與秦國打仗。”

子楚抿了一下嘴,嘴唇因過分擔憂而蒼白:“孫兒想不明白朱襄為何做這取死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