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競爭和共存

朱娘對待兒子的婚姻大事,還是很慎重的,不會這麽早就給兒子許下婚約。

朱浩如此也就不用太過擔心突然多出個“未婚妻”什麽的。

婚姻這東西,朱浩覺得還是感性一點好,就算不能完全戀愛自由,至少也不能倉促在幼年時便定下親事,就算小姑娘長得再標致,難保長大後不會成為歪瓜裂棗,俗話說女大十八變嘛。

“也不知皇帝老兒怎麽想的,突然選秀女,這不是讓有閨女的人家惶惶不安嗎?”

李姨娘自己有閨女,雖然沒到婚配年齡,但誰敢保幾年後皇帝不會再來這麽一出?所以她很擔心這種選秀女的事成為常態。

朱浩卻知道,皇帝多半沒下這種命令,所謂的選秀女,不過是皇帝身邊一群奸佞在搗鬼,不知被誰放出一點風聲,嚇得民間趕緊婚配,罵名也就落到朱厚照身上了。

但也保不準。

朱厚照在寧王之亂“親征”時,真有過大肆強搶民間女子的惡行,這點倒沒冤枉了這個胡鬧的皇帝,先不說其中是否有史家汙蔑的成分,但朱厚照好色是確定的,男色、女色兼收,還搞出很多致民怨沸騰之事,豹房也確實存在。

或許朱厚照還覺得女人跟了他是一種幸福呢?

當皇帝的,強搶民女的時候,一定不會認為這是對民間秩序的破壞,恐怕更多覺得這是對百姓的恩賜。

“小白沒事吧?”

朱浩望著裏面正在忙碌準備晚飯的小白。

朱娘道:“問過她,家裏沒給她張羅親事,應該沒什麽吧。”

這說明一個問題。

民間選秀女,真正擔心的還是大戶人家,至於溫飽線上掙紮的普通民眾則沒心情在意那個,閨女不去選秀女也吃不飽飯,將來為了嫁人還要搭上一筆嫁妝,不見得能找到好人家,反而是家裏的累贅,遇到天災人禍什麽的活不活得了兩說。

真能選上秀女,說不定還能“一步登天”呢。

這就是不同階級對待相同政策產生的認知偏差,對待朝廷政策如此,對待其他的人情事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朱浩突然發現自己腦袋瓜不知在想什麽。

跑大明來搞哲學研究……

吃飽了撐的!

當然,明白風土人情還是有必要的,就當是研究民風民俗,為將來可能的治國安民做理論儲備。

……

……

王府裏。

對於什麽皇帝要選秀女之事,壓根兒沒產生一絲一毫波瀾。

也可能是王府的消息渠道更為廣泛,知道這不過是謠言,再加上有興王府撐腰,也不怕地方官員敢把在王府供事之人的家眷拉去選秀女。

朱浩上課時仍舊在看書,不過這幾天他已沒前些日子那麽入迷。

也是書看得多了,發現很多所謂的“珍本”根本用不上,說是增加知識儲備,可問題是……大明書籍基本都不是科學著作,也不帶任何文學色彩,可讀性近乎於無,全是一堆研究四書五經好似教輔一般的東西,理學為基礎,很多都是研究前人在研究什麽,然後研究前人研究的研究……

看上幾本,或許有一種“原來如此”的恍悟,可看多了,就有一種畫蛇添足、千篇一律的感覺。

更可甚者,很多人對於同一個人同一種學問的研究,也會出現大相徑庭的情況,而且前後的研究也會自相矛盾……

總的來說,知識的確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如果階梯是橫著擺的,還擺在大路上,那我為什麽不走路而要走這些礙事的梯子?

朱浩希望看到的是這時代有關科學方面的著作,可惜少得可憐。

儒家文化已經把儒家的底褲都給扒光了,對別家文化一律排斥,簡直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如此一來大明統治階層全是一群書呆子,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指望一頭紮在故紙堆裏的書呆子治國,只會搞什麽權謀鬥爭,對於能讓社會進步的事情……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排斥,理由就是跟儒家文化不符。

朱浩有時候會想,自己要不要出幾本書,有關科學的,就算一時不為世俗所容,至少也為人類進步提供一點向上的階梯。

再仔細盤算……

還是等有了一定社會地位再說吧,這時候冒天下之大不韙沒有任何意義,科學知識就在肚子裏,誰也偷不走,能為自己帶來經濟效益足矣,一個八歲孩子想著述立傳……

吃飽了撐的。

老子還要多活幾十年呢,除非老天後悔把我帶來大明,一個雷把我劈死,早死早超生。

……

……

袁宗臯正在返回安陸的路上。

王府為迎接袁宗臯回歸開始做準備,可對於王府中讀書的幾個孩子來說,袁宗臯回來並不是什麽好事。

袁宗臯回來等於是多了個沒事就來學舍盯著的“教導主任”,學習的自由度直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