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阿巴泰之死(第3/5頁)

有些士兵紛紛開始抽刀砍掉自己的辮子,然後拋下武器抱頭俯身往明軍這邊沖。為了防止被流彈擊中,有些士兵甚至是伏低身體甚至翻滾著脫離戰線,只求對面的明軍兄弟看清楚他們沒有威脅。

一開始的小規模誤會走火肯定是有的,逃兵之間的自相踐踏也不少見。

但後來明軍也立刻在磨合中做出調整,比如黃得功吩咐明軍推進各陣之間留出一些甬道,給成建制投降的敵人通過。

清軍大陣中的滿漢兵互相猜忌,也頓時因為這種變故而上升了一個台階,一些滿人軍官出於恐懼開始胡亂砍殺稍有異動的己方漢人士兵,進一步點爆了火藥桶,直接引起了短兵相接的反水火並。

到了這一步,連阿巴泰身邊的親軍都知道事不可為了,阿巴泰的幾個心腹侍衛軍官上來就要架著阿巴泰逃跑:

“王爺快走吧!這些綠營蠻子果然也不可靠!弟兄們都頂不住了!”

滿人三旗中,兩白旗在前期的騎兵對戰和沖空心火槍方陣時就被重創逃回來了,阿巴泰也早已允許他們撤退,所以戰場上留到最後的,其實是阿巴泰自己的正藍旗。

而嶽樂和博洛身邊,是時刻帶著正藍旗各一個甲喇的,剛才阿巴泰讓倆兒子帶隊組織先逃,也又各自帶走了一個甲喇。

所以阿巴泰身邊此刻留下的侍衛,也就剛好正藍旗一個最精銳的甲喇而已,大約兩千人,加上他覺得絕對心腹可靠的蒙軍旗和漢軍旗,大約五六千是鐵杆心腹、積年老賊、平時銀子喂飽的。

前方填線當炮灰的綠營大面積嘩變混亂後,阿巴泰能倚仗的,也就身邊的五千骨幹。

可惜,阿巴泰原本就即將油盡燈枯,此刻看到大面積的部曲反水投敵,他更是備受打擊,氣得一口老血噴出,不省人事了許久,屬下連忙掐人中潑水才勉強悠悠轉醒:

“你們自行想辦法突圍吧,就說是本王將令,讓你們迂回轉進,本王不行了,死在這兒,好歹算是馬革裹屍,多爾袞也不至於清算我正藍旗其他袍澤作戰不力之過……咳咳……噗……”

說著說著,他把自己的印信和其他一些信物交給手下,試圖讓他們突圍後能有個物證,免於被軍法嚴懲。剛說完這些,又噴血昏厥了。

阿巴泰的死讓清軍中軍最後的主心骨徹底崩了,他身邊的侍衛也莫衷一是,有些想遵照的他遺命能突圍一個算一個,有些卻滿眼血紅一時莽氣上湧,要返身跟明軍拼命。

又過了約摸半個時辰,淝水西安的清軍中軍,除了逃散突圍出去的部分,其余徹底被撲滅。

……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韃子主力被我們殲滅了!最後竟有兩萬兩千余人的綠營成建制倒戈投降!混戰中還幫我們殺了不少真韃!大大減輕了我們中軍決戰的死傷呐!”

“曹變蛟曹將軍那一路,追亡逐北,也陸續俘虜有往北逃的敵軍潰兵五六千人,斬殺真韃和蒙古兵數千,加上中軍的俘獲,此戰我軍生俘總計約兩萬八千人!”

人生的悲喜並不相通,清軍那邊淒淒慘慘崩潰的同時,明軍這邊自然是士氣高漲,全軍上下歡欣鼓舞,被勝利的狂喜淹沒。

各部的戰果和戰損也很快粗略上報,匯聚到朱樹人這兒。

眾將都是滿臉振奮,對鄂王爺的用兵大戰略愈發佩服得五體投地,對王爺的政治眼光和攻心懷柔之術,也是愈發敬畏。

都覺得王爺這已經是超越了嶽武穆,堪稱漢人中的軍神。

唯有朱樹人自己還是那麽謙虛:“誒,勿乃太過。孤不過是高屋建瓴,攻心為上,具體戰術,不都是眾將自行指揮的。是你們平時操練得法,用兵如臂使指,與孤何幹。”

謙虛過後,朱樹人耐心大致梳理了一下各部匯總過來的戰果和戰損。

戰損最多的,還是一開始左翼伸出去圍堵的那支步兵,因為當時兩軍還在相持膠著,清軍兩白旗一開始的沖殺也甚為猛烈,哪怕最終重創並擊退了清軍,但這個過程中,明軍死傷絕對是不少的。

黃蜚和藺養成部在第一階段各自有兩三千人的傷亡,已經接近了部隊人數的兩成,能夠堅持死戰不退,也沒有崩潰,

不得不說是這幾年部隊待遇提升、訓練有素、反復進行洗腦、教育士兵們稍微認幾個字,學一點愛國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曹變蛟部的騎兵,前後全程參加了戰場各處的廝殺,以及最後的追擊,總傷亡也不過三千人左右,剛剛超出騎兵全軍人數的一成多一點,還是正常的。

剩下的中軍主力,全場持續血戰下來,傷亡約在五六千,雖說總人數跟左翼軍相當,但中軍總人數畢竟多了一倍還不止,從百分比來看,這個傷亡率也就百分之六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