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千年大計(第4/4頁)

用於生產焦炭的煤,以後也可以粉碎並且稍微磁性粗篩。磁力弱一點,那就在粉碎上多下功夫,也可以一定程度彌補——需要被磁性吸附起來的碎屑越輕,需要的篩選磁力也就越小,磁鐵差一點也就問題不大。

一時間,宋明德安排了幾手準備,一邊組織更多民工,在當塗水入長江的河口位置,以及上遊石臼湖、高淳湖來水位置,築壩提高水位,

然後造一大堆水車推動的巨型石碾粉碎機,把以後用於煉鋼的煤炭先在這些水車石碾下粉碎徹底,再磁篩一遍。

造大量水力粉碎機的同時,他自己籌備磁性材料,還行文去後方的大冶,向宋應星和方以智要求技術指導。

還真別說,宋應星等人水平果然比宋明德還高得多。不過旬日,武昌方面就給了回信,

宋應星還在信裏教訓侄兒讀書不仔細,連宋朝人寫的《武經總要》裏提的“薄鋼片熱鍛後急速冷卻形成順磁”來人工制造磁鐵的法子都沒看過。

而且宋應星還更進一步,把他自己對人造磁鐵的一些思路跟侄兒詳盡闡述了一番,如此一來,好歹是確保了磁性材料的供應不會斷頓,無非是制造過程中燃料消耗多一點,成本高一點,算是留了一張底牌。

而且一旦大規模生產,不斷試錯,工藝成熟總結出經驗後,成本總會慢慢降下來的。

工業科技的進步,不就是一次次大規模生產砸資源攢經驗得來的麽,現在虧不等於未來也虧,總要有人在工業化量產上吃虧當先行者。

朱樹人對於砸資源沒有意見,只是要求一切砸資源換來的經驗都要盡量總結完備,不能是敝帚自珍當獨門絕學,最後鬧得一代工匠故去後,腦子裏的經驗又消失了。必須寫成書,就算不公開,也要由他先珍藏起來。

於是乎,馬鞍山鐵礦和鐵廠,總算在數管齊下的建設下,逐步走上正軌,產量和質量雙豐收也是指日可期。

大量建造水力粉碎機,大量采購磁鐵磁石選礦,大量摸索人造磁性材料,最後用更優質的精煉礦和精煉焦炭進一步生產高質量鋼鐵,每一手都要硬。

這一切會花下去的銀子總數,估計至少得是百萬量級的了,具體幾個百萬能打住,目前還沒數。

但朱樹人連休戰的代價都付出了,這兩年朝廷不用打仗,把省下來的錢先打好工業基礎,未來造武器的成本也能大幅下降,長久肯定是劃算的。

最後,考慮到馬鞍山這地方比較偏僻,畢竟是鄉野礦區,旁邊的當塗縣也太小,很難吸引到高端人才。朱樹人覺得為了更好統籌科學研究,還是在隔壁應天府境內,搞一個研究機構。

為此,他撥出了幾十萬兩銀子,吩咐選在南京西南郊的江寧鎮,設立一座“磁學研究所”,朱樹人怕太驚世駭俗,暫時沒提電的事兒,只說是專注研究磁。

一開始的研究方向,無非也就是如何用加熱/淬火的方式,更高效、更低能耗的生產人造磁鐵,以《武經總要》和《天工開物》上的思路為基礎。

至於研究所裏的人將來會不會鼓搗磁鐵鼓搗得多了發現電,那就是很遙遠之後的事兒了。

研究所的負責人,自然也是要有工部六品主事的官職級別待遇,將來可以把武昌大冶那邊的技術人才逐步分流過來,群策群力發展更多的方向,朱樹人內心已然是把這所江寧鎮上的研究所,當成未來華夏的元老級理工科大學來籌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