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屍漫金山(第2/2頁)

……

部署下了這個方略,並且堅決執行後,此後的三四天裏,常鎮戰場上的陸戰硝煙,還真就暫時散去了一些。

多鐸一開始做好了思想準備,“等朱樹人輕率追擊,然後他就返身殺回,趁著清軍士氣還沒低落至極,趕緊打一場圍點打援的野戰決戰”。

所以,他退到句容縣後,還示弱了一下,讓後軍擺出一副狼狽姿態,從南京退回句容的路上,甚至還丟下了一些搶劫來的粗重財物和戰損殘舊兵甲。

這擺明了就是三國演義看多了,想學曹操偽退時丟下財物誘騙袁紹軍的文醜自亂隊形、搶奪財物輕進。

以朱樹人的智商,怎麽可能貪圖這點蠅頭小利、中這種計呢?所以多鐸這一輪的演技算是白費了。

相比之下,多鐸在退回句容、丹陽的途中,對於重新從江北獲取補給倒是非常上心,

他前段時間主力渡江後,後軍船隊就被鄭家叔侄截殺過一波,船只水手頗有損失,也導致後軍不敢再渡過江來增援。但當時還是有少量戰船、小船被多鐸及時止損、拉回龍潭衛的碼頭藏匿起來。

靠著這點小船,在強攻南京失利後,想把大軍再運回江北,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就算夜裏明軍巡江還有漏洞,但這點船才能運多少人?多鐸總不能棄軍逃亡吧?

加上多鐸直到此刻也沒覺得自己不行了,他根本就不想逃,他只是怕持久作戰,會導致炮彈火藥補給不足,就想利用這些船,偷偷回江北再運一些最緊缺的軍備來。

糧食、箭矢、衣甲,這些都太占地方了,沒必要從江北運,殘存的寶貴運能也不能浪費在這些粗重之物上,多鐸再三盤算,決定把偷運運力都拿來搏一把,全部用於弄火藥。

十一月十八日,也就是多鐸南京戰役結束後兩天的夜裏,回到丹陽的多鐸,就吩咐集中手下僅有的船隊,偷偷迂回,繞開江面上的金山寺,從高資鎮的碼頭出發,摸黑去江北的揚州府儀征縣,

好跟滯留揚州的清軍後軍將領取得聯絡,並且調運火藥。清軍在揚州還屯了大量的火藥,包括這段時間從後方慢慢集中運來的,如果能把揚州的物資用於江南戰役,多鐸絕對還有得打。

然而,這次偷渡雖然規模比前幾天的運兵小了好多倍,看似也隱秘了好多倍,可依然中了巡江明軍的招。

鄭鴻逵的水師駐紮在金山寺裏,斥候小船撒得非常密集,而且明軍也是下了血本,朱樹人在幾天前、得知多鐸渡江後,就第一時間讓手下給鄭成功又撥了一批望遠鏡,讓鄭成功自己用不完還可以給他叔叔一些。

朱樹人這是完全不擔心精度高於這個時代的高倍望遠鏡擴散了,連明軍斥候船隊的基層軍官都能配發到,哪怕有可能出現戰爭中被敵軍繳獲的風險,他都不在乎了。

反正陸戰中望遠鏡也不是太逆天的裝備,主要是海軍用處大,而明軍的海軍是絕對優勢。只要這次能徹底幹掉封死多鐸,這點風險值得承擔。

更何況,若是在跟多鐸的水戰作戰中,偶有明軍斥候船軍官被俘被繳獲,只要最後把多鐸全滅了,這些繳獲過去的東西還不是回到朱樹人口袋裏?

用一句21世紀的名言來說,那就是“殺了你這些東西也是我的,不用你給”。

除非是在跟江北清軍的接觸中有新式裝備被繳獲,那才有可能徹底流失、被敵軍分析戒備。

另外,為了更好地截殺清軍偷運船,朱樹人這段時間還火線拿出了一個新裝備,配合望遠鏡使用——他給明軍斥候船都配了一些鋥亮的金屬打造的反光杯,就是一些表面光亮的金屬打成一個凹面,罩在火把的後方,就可以聚光,實現原始的類似探照燈效果。

這種東西其實技術上說穿了也不值錢,早在公元前,埃及亞歷山大港的燈塔就用銅鏡反光杯反射燈塔火焰了。無非古代的反光杯沒有數學加持,不會算反射曲率,效率比較低,這個時代的工藝和精度可以再提升一些,讓探照的火光能更容易及遠。

明軍有了那麽多巡江的新利器,多鐸的這次嘗試,自然還是以失敗告終,他最後幾十艘可以過江的船只,也大半被鄭鴻逵從金山寺出發的斥候船發現,然後在江面上第一時間放出類似竄天猴的煙花快速示警,引來大隊戰船截殺。

多鐸又白白死了好幾百個參加偷運的精兵,氣得他簡直七竅生煙。他也不顧自己麾下的部隊那邊還在肅清武進縣、要進攻江陰。鎮江這邊他就又忍不住要重新開個新坑,分兵幾萬人先殺上金山寺,把鄭鴻逵這個骨鯁在喉的存在先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