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2/3頁)

毫無疑問,這就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張獻忠軍調集得到的全部船只,加起來理論運能一次性能運兩萬多人,而對面的官軍總兵力其實才六千。

可這兩萬人是分散在一個漫長的戰場上的,遭到突襲根本無法匯聚到一個點、凝聚成一股力量,所以在局部戰場上,官軍始終可以保證人數上不處於劣勢。

人數相當,裝備、戰船和水戰戰術都占優,碾壓也就輕而易舉。

戰場的另一邊,朝鮮鳥銃營都監出身的李愉,表現得沒沈練那麽驍勇。

這些朝鮮兵主要都是鳥銃手出身,明末時朝鮮兵的肉搏膽怯、武藝低劣程度也是出了名了,只是還比較守紀律。

所以指望朝鮮鳥銃手敢沖殺在前、甚至用船撞沉敵船,那是絕不可能了。而躲在一邊放冷槍的膽子還是有的,而且很大。

李愉那邊,也把沈樹人調撥的輕型子母銃佛郎機,發揮到了極致——原本在明朝的海戰中,佛郎機很少被用於擊沉敵船,都得指望紅夷大炮。

那是因為佛郎機漏氣嚴重,射程太短,貫穿動能也不足。佛郎機更多被用在接舷戰的時候,用葡萄彈殺傷敵軍甲板人員。

但今天這個洞庭湖戰場上,李愉卻無師自通,自然而然打出了一種新戰術——反正張獻忠軍的戰船,大部分就只是烏篷船,最多也就是中型的鷹嘴船,所以水平防護非常差。

鷹嘴船是明朝慣用的一種中型戰船,以梭型流線造型、首尾形狀相同著稱。所以航行的時候可以首尾混用,朝前後劃都非常便捷輕快,可以搭載幾十人,專門用於運兵時,可以密集站近百人。

船上也沒有堅固的頂棚,只是以釘在船舷兩側的密密麻麻的竹子作為掩體,有時會留出幾根竹子的寬度孔隙作為射擊孔。

無論是鷹嘴船還是最小的烏篷船、網梭船,共同特點就是都不存在“甲板”和“多層船艙”,水平方向上只有一層船底,士兵們都是直接站在船底上的。

這種孱弱的結構,只要被佛郎機抵近之後,以較低的俯角朝斜下方射擊,直接命中後在船底上打個大洞,船直接就沉了,根本不可能有救。

當然了,傳統的佛郎機,並沒有“俯角射擊”的能力,因為傳統佛郎機用的是分裝彈藥,炮彈就是一個鐵球,如果裝填之後炮管口朝下一定的角度,不等點火鐵球炮彈直接就滾出來了。

這也是同時期東西方都沒有發展出“佛郎機俯角射擊炸穿敵軍小船船底”這種戰術的重要原因。

但沈樹人軍的情況顯然不同。

沈樹人雖然也知道佛郎機是一種落後於時代的、已經出現了一百多年的老式大炮。

他可以不造佛郎機炮本身,但不妨礙他會稍微花點腦子,把已有的佛郎機優化、提升使用效率。

所以此前幾個月的備戰期間,在一次沈樹人和宋應星、方以智互相啟發的過程中,他們就想到了把子母銃佛郎機的彈藥,也跟“後裝填噴子蠟殼彈”一樣,搞成鐵球和火藥封裝在一起、做成一個圓柱筒狀。

如此一來,打空後的子銃再次裝填速度,也能快很多。而這麽做的另一個意外之喜,就是當彈藥變成有摩擦力的圓柱筒之後,彈丸就不會再跟球狀時那樣、壓低俯角就滾出來了。

經過測試,用圓柱筒狀彈藥的佛郎機,哪怕俯角壓到負三十度,都不會掉出來,而且子銃塞進去後很快就會開火,受重力影響的時間也不會很長。

這個性能在平時根本沒用,因為野戰或者攻城的時候,誰會把炮口朝下轟?

可當時就有水軍將領發現了其中的妙用,因為在水面上作戰,用大船打小船的時候,如果可以抵近射擊、直接俯角射對方船底砸個窟窿,那麽沒有多層甲板的小船就瞬間沉了。

如今,這一招總算是機緣巧合用上了。張獻忠的船都是常德府境內臨時征調的,壓根兒沒有多層甲板的專業戰船。

被抵近射擊之下,就算鷹嘴船兩側原本可以靠一排排釘竹掩體阻擋鳥銃霰彈和弓箭,但只要遇到佛郎機俯射,那就必死無疑。

而且明末的水戰,小船除了放火之外,並沒有擊沉大船的手段。雙方本來就經常會打出接舷戰跳幫,哪怕逼近到二十步內,甚至直接靠在一起,都不會嫌近。

這樣的貼臉距離上,壓根兒不用考慮瞄準的問題,等於是把炮管伸進對方嘴裏轟了。

要是有後世《終極海軍上將:無畏艦》或者《大海戰》、《戰艦世界》的玩家看到這一幕,肯定會大呼:老子轟不穿你主裝,還轟不穿你水平麽!

不一會兒,劉廷舉部下的幾千人和數百條戰船,就被官軍殺得七零八落,紮堆成團的部隊全部被殲滅,一炮一個小朋友全部轟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