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虛實相濟(第2/3頁)

萬元吉也沒賣關子,直接轉述報了答案:“沈撫台說,李自成今日能兼並到的這些人馬,是他和各路流賊流竄陜甘豫川鄂皖晉各地,歷時多年糾合起來的。

雖號稱三十萬眾以上,卻不是河南一地能供養、裹挾。而自從他殺了羅汝才那一刻起,就注定他會猜忌下屬、以後也不會有同僚,他不可能再把部隊化整為零出去、分權各處流竄了。

這支三十萬眾的人馬,只能有一個目標,一個領袖,跟著他李自成本人轉,不能離開太遠、自立根據。而往年流賊能養活那麽多兵、有源源不斷的從賊,靠的就是化整為零,從多省身上吸血。

一旦擰到了一起,久則必衰!就跟諸葛亮窩在益州一樣,以諸葛之才尚且如此,何況闖賊。”

楊嗣昌琢磨了一下,徹底信服了這番真知灼見,並非沈樹人擅長忽悠,而是他這番話確實有道理。

流賊是沒有經濟制度的,就靠搶劫。所以如果化整為零從多個省吸血,還能維持經濟的運轉循環、以搶養戰。

合兵一處之後,軍事上是強了,經濟上反而弱了,經濟的永續性被大大破壞,時間久了他養得起那麽多部隊麽?

而流賊又拿不出一套經濟建設的新政,從搶變回長期收稅,這個轉型完不成,最終就是會自爆的。

沈樹人這麽篤定,當然是因為他知道歷史上李自成最終會自爆,他建立不起根據地,建立不起有效的經濟自給自足內循環的體系。

並不是每一塊單一的地盤,都能跟北京城一樣拷餉拷出一大堆錢的。

李自成最後就會像跳進培養皿裏的毒株,一開始瘋狂繁殖,把瓊脂塊當中的蛋白質消耗殆盡後,就自我吞噬最終滅絕。

只要別讓他打破培養皿、跳到另一個培養皿裏。

萬元吉見楊嗣昌也聽懂了沈樹人的理論,便小心翼翼地最後補充:“最後這番道理,沈撫台秘密給您寫了一份密信,分析其中關竅。

他還說,閣老如果需要,可以用這番道理、酌情增刪,跟陛下苦諫,讓陛下別對圍剿李自成之戰、催逼得太急。畢竟,就算他立刻北上增援,李自成如果暫時不願出戰,也只會白白導致我軍師老兵疲。

李自成剛殺汪喬年,肯定會繳獲汪喬年部軍糧、多多少少搶到點東西,應該夠李自成軍吃一陣子的了,最近他不會太急的。

最後,沈撫台還有一個條件,希望您跟答應。”

楊嗣昌眉頭一皺:“說。”

萬元吉小心轉述:“沈撫台說,他轄區本在湖廣、英霍山區,按說只要李自成不南下,他坐守地方,只要確保堵死張獻忠即可。

如今非要抽調圍堵張獻忠的部隊北上,他也不敢抗命。但他知道如今朝廷有一種惡例:朝臣誰好欺負就欺負誰,誰為朝廷奔走,就往死裏用。他不想像洪承疇一樣,被朝廷亂命消耗。

所以,要抽調圍堵張獻忠的兵馬北上,也該一視同仁,四川出多少兵,他和方巡撫也出多少兵。否則就是誰急公好義誰先累死的局面了。”

楊嗣昌聽後,頗為不悅,但冷靜下來後,也知道不能欺負老實人。

崇禎用人確實太欺負老實人了,而且想一茬是一茬,沈樹人要對標四川,只是不想自己的小集團利益額外吃虧。

楊嗣昌最終拍板:“罷了,這幾個條件都答應他了,三個月太久,給他兩個月,兩個月後軍隊必須啟程北上、助我尋李自成作戰。再給他算上在途行軍的時間,最晚兩個半月後——就算六月二十好了,要到南陽或信陽取齊。

他說出兵規模要跟四川一樣,這點也依他,到時候讓四川巡撫邵捷春,出兵三萬,出漢中至陜西,補充給剛到任的孫傳庭。

陜西官軍被傅宗龍、汪喬年兩次白白送死,都損失得差不多了,若無川軍助陣,孫傳庭剛上任只怕是光杆一個了。

邵捷春肯出三萬人,他沈樹人不得至少也出三萬人?只許多不許少!”

萬元吉總算松了口氣,最後惴惴不安地補充了一句:“閣老,還有一個建議,也是沈撫台說的,學生不知當講不當講……”

楊嗣昌:“這麽多無君無父的話都說了,還差這幾句?但說無妨!”

萬元吉便附耳低語:“沈撫台說,他延遲北上的消息,希望閣老您能瞞著身邊的部將、幕僚,對外只說沈撫台的主力,已經被您勒令調動到信陽,跟劉國能會師了,隨時可以進攻河南李自成部。”

楊嗣昌臉色有些難看:“他這是何意?連自己人都想瞞著?”

萬元吉嘆道:“沈撫台覺得,您身邊一定有人被張獻忠收買了——您自己應該也有感覺,去年張獻忠敢偷襲襄陽、正是抓準了您出兵北上,襄陽空虛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