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虛實相濟

對於沈樹人開出的條件,代表楊嗣昌的萬元吉乍一聽當然是不肯也不敢接受的。

但是,也不知道沈樹人跟他講了什麽道理、如何剖析了厲害。總而言之,一番外人匪夷所思的操作之後,萬元吉還是帶著沈樹人的回復,去了南陽,面見楊嗣昌復命。

沈樹人自己是不會去南陽的,如今南陽是左良玉軍的駐地,他和左良玉已經勢成水火。而楊嗣昌又已垂老病重,鬼知道什麽時候再受點刺激就可能撒手人寰。

要是沈樹人去了之後、左良玉覺得朝廷已經制不住他了、想魚死網破攻擊沈樹人,那沈樹人可就虧大了。

崇禎十五年的形勢,跟崇禎十四年又大不一樣了。去年左良玉被朝廷旨意抓住把柄、還不得不服軟移鎮。今年洪承疇覆覆滅後,左良玉的膽子起碼能變大好幾成。

見萬元吉回來,楊嗣昌也是強撐病體,聽取他的匯報:“沈樹人何時出兵北上?”

萬元吉苦著臉嘆道:“閣老,沈樹人讓您給他兩三個月的時間休整、收攏兵馬。他也實說了,黃州軍一部分精銳,其實年初的時候被他調給新成立的南京戶部護漕營了,作為新軍草創的基礎骨幹。

張名振、鄭成功在遼東跟韃子連番血戰,傷兵甚眾,海路救回來的些許洪承疇麾下舊部,也多有帶傷,亟需休整養傷。

不過他說,跟李自成的戰鬥,其實不用急,別看上個月李自成剛剛殺害了汪喬年汪總督,正因為他大戰之後,也會需要整頓,而且殺了羅汝才、馬守應後,整頓內部、誅鋤異己也需要時間,李自成暫時不會有大的舉動的——

沈撫台還說,當初從傅宗龍覆滅,到後來汪喬年覆滅,不也是拖延了三個月,這一次估計也能拖延三個月,至少兩個月。”

楊嗣昌聽了這話,第一反應是非常生氣,甚至有幾分憤怒。

沈樹人是他一路提攜上來的,每次立功了都想辦法頂著格升官封賞,這次被陛下催逼,怎麽就不肯第一時間來分憂了?

難道他也在漸漸地左良玉化?

“糊塗!難道你沒跟他說,正因為李自成剛剛兼並了羅、馬部眾,如今他一時難以如臂使指,說不定還有一些部將懷念故主,能被我們策反。

這時候不主動進攻李自成,難道等兩個月後他徹底肅清內部、誅鋤完異己,咱再派兵征討不成!”楊嗣昌一邊說著,一邊忍不住劇烈咳嗽,不明真相的人怕是會覺得他能把肺都咳出來。

萬元吉聽著也是心痛不已,知道閣老的身體已然每況愈下,他連忙一邊拍背、一邊遞湯藥,等楊嗣昌稍稍順氣,解釋道:

“閣老所言何嘗沒有道理?其實學生也是這麽跟沈撫台說了的,但他反而勸咱不可急切,欲速則不達,應當不忘初心,堅持‘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計劃。等李自成慢慢消耗衰弱。”

楊嗣昌聽沈樹人居然引用了自己當年提出的方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倒有些錯愕,也不好意思生氣了。

畢竟人家那是尊重他,在貫徹他一貫的戰略思路。

楊嗣昌憋了一口氣,許久才咳嗽著長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李自成實力暴漲,等得越久,他內部整合得越好,顯然是越等越強了,如何還能越等越弱?”

萬元吉聽楊嗣昌這樣問,反而露出一個悠然神往的欽佩崇拜眼神,只是眼神的方向並不是朝著楊嗣昌,那是一種走神的悠然神往,是在佩服一個遠方之人。

“學生也是這麽說的,可沈撫台說,讓學生靜下心來,回來好好看一看諸葛亮的《後出師表》。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以諸葛孔明之智,為何覺得‘然不伐賊,王業亦亡’呢?就是因為上面這一段,諸葛亮知道劉備留給他的武將、精兵,那都不是益州一地所能出產的。

而是劉備輾轉天下數十年的積攢,其中有北方元從、有荊襄之士。等到季漢只有益州一州之地後,想靠本地的人才來彌補北伐所需,只會漸漸不支、漸漸凋零。

沈撫台對我說,李自成今日雖然暫時極盛,靠著殺羅汝才、馬守應兼並其部。可他的由盛而衰也就此埋下了禍根。以後再拖下去,他的兵力只會越打越少,而道理是跟諸葛亮入蜀後的困局一樣的。”

楊嗣昌聽到這兒,總算眼神都閃過了一絲光芒,似乎被撥雲見日一般。他雖老,見識閱歷還在,略一思忖,立刻抓到了沈樹人的思想精髓:“他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