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威懾就是只嚇不用

領導一句話,下面人就得忙得抓掉頭發。

沈樹人交代完年後的研發任務後,又回武昌稍微料理了一下政務、聽取了近期各方面的匯報,忙得腳不點地,一直拖到臘月二十七,才有空坐船順流而下,準備回南京。

因為實在是太忙,今年過年肯定是趕不上跟家人團聚了。好在沈樹人本來也不是為了和家人團聚,他只是想趁著過年在南京走動一下官場、布局一些事情。

所以大年三十大年初一這些日子,就算他到了南京也是無所事事,只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而已。

倒是確保元宵節前後能在南京就行了,到時候南京各部的官員估計也都開工了,才方便沈樹人上門拉關系辦事。

他就是這麽日理萬機,一切以公務為上。

沈樹人忙碌準備啟程的這幾天裏,宋應星和宋明德、周鐵膽也算給力,已經趁著年前最後開工的幾天,簡單論證了一下。

雖然距離造出沈樹人要的轉輪手槍和卡賓槍噴子還很遙遠,但幾天的時間,好歹能讓他們做幾個論證性實驗、把存在的主要問題點羅列出來。

周鐵膽帶著徒弟們連夜加班,先按照現有鳥銃形制、別的什麽都不改,但把槍管截斷、外面加固鎖止機構,然後嘗試少量裝藥激發,摸一下漏氣噴火問題的底,好看看有多嚴重。

實驗結果也果然如預期的不樂觀,把一個實驗試射的火槍手手都燒傷了。

這還是戴了預先浸濕了的厚實皮手套的情況下,看來還是對漏氣噴火程度預估不足。簡單調整之後,宋應星就決定下次實驗要讓試射槍手預先帶上抹了濕泥漿的手套再開火!

發現問題之後,他們也大致整理了一下緩解漏氣、減少泄壓的主要思路。

一番琢磨之後,確認去年發明的“紙彈殼定裝彈藥”也不夠契合新的後膛裝填需要——因為槍膛尾部有開口空隙,裝填的時候油紙很容易卡進去,

尤其是彈藥包本來就跟槍管內徑貼得很緊實,要確保前方的氣密性,而氣密性越好,從後面裝的時候,紙就容易被擠出來,多多少少影響密封,這才加重了噴火燒傷手。

發現問題後,宋應星想到的解決思路,就是不能再用油紙包來包將來的後裝彈藥了,子彈也得跟著槍一起再升級。

在沈樹人離開武昌府的最後一天,宋應星匯報了這個問題。

沈樹人也很重視,表示錢糧資源、設備采購,隨便花,一定要同期把這個改良彈藥兼容新槍的項目,也一起推進起來。

他還和顏悅色地問:“先生心中,可有新彈藥包材的侯選材料了麽?”

宋應星想了想:“紙張容易卡住產生縫隙,還有燃燒灰燼,要解決這一點,我當時就想到的是能不能換成蜜蠟,或者用別的蠟油封住彈藥。

蠟油之類在瞬間被火藥助燃時,燒得比油紙更充分,也沒有灰殘留,而且蠟的流動性好,就算被卡在槍膛後壁裝彈口的縫隙上,蠟油也容易糊住縫隙,也能幫助緩解漏氣噴火的程度。

只是,具體用什麽蠟,還得慢慢選,一來要確保不能太容易熔化軟化,否則到了炎熱夏季作戰,預裝彈藥還沒裝填,本身就被捂化了、鉛彈和火藥都散了。便是槍膛裏前一發激發完後的余溫,都有可能把蠟封提前烤化。

還有就是,油紙畢竟便宜,改蠟之後,所用的蠟還不能太貴,否則每一發彈藥打出去,都要耗費掉一些油脂,如今天下百姓民生凋敝,餓殍遍野,咱也該盡量節儉。”

沈樹人點點頭,隨口提醒:“蜂蠟不行,那就試試石蠟之類的,有研究方向就好。實驗的時候不用怕試錯費錢,只要把實驗結果都記錄詳細,哪怕是失敗的實驗也是很有價值的。”

吩咐完之後,沈樹人就跟宋應星一行告別,當天晚上,就帶著自己的家眷和幕僚,踏上了長江江船、順流而下。

宋應星最後提到的那個問題,倒是提醒沈樹人回憶起了前世看到的一個歷史事件——

他前世小時候,讀外國歷史,讀到1850年代發生在阿三國的抗英大歧義,就非常不解。

因為書上說,那次的導火索事件,是英國殖民軍不尊重當地人,逼著那些不吃豬肉的當地士兵、用牙齒咬開豬油封子彈,結果就兵變了。

沈樹人小時候理解不了子彈為什麽要油脂封住,當時他以為只是為了防銹。現在才恍然大悟:

早期後膛裝填槍氣密性太差,如果能用稍硬一些的油脂來封子彈,油把縫隙膩住了,便能大大緩解開火瞬間的漏氣,膛壓損失也能明顯降低。

沈樹人不至於在災荒之年用豬油封子彈,豬油效果也不好。以後他手下精銳部隊裝備的後裝槍,子彈就由紙殼彈升級為蠟殼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