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國不負民,民不負國。……(第4/4頁)

他緩緩開口:“突厥人身強馬壯,你們不怕嗎?”

楊富貴笑起來:“怕又如何不怕又如何?太子便不怕嗎?太子為何要死守,為何不肯退!太子殿下,你說了,長安是我們的家,我們共同的。我們!”

他強調了一下這兩個字,咬音特別重。

“既然也有我們的一份,為何要全靠聖人,全靠朝廷,全靠太子。我們不應該出一份力嗎?不應該去護好我們自己的家嗎?我們能肩挑,能手扛。我們種田搬物諸多苦活都幹得,如何不能上戰場。”

人群之中傳來附議者:“這話說得好!錚錚鐵骨好男兒,保家衛國真英雄!哪怕戰死沙場,也不枉人間走一遭。他日族譜留名,傳記書寫,後世子孫亦有榮焉!”

“太子殿下,讓我們去吧。讓我們出一份力。我們怎麽能讓太子站在前面,自己龜縮在後呢!”

“說的不錯。我們不僅要保護長安,還要保護太子,保護聖人!”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

他成功了。他成功了!

夢裏說的“國不負民,民不負國”,就在這裏,就在此刻。

他擦掉臉上的淚水,綻放出欣慰的笑靨:“好!我們一起保護長安。我在,你們在,我們同在!”

“是!我們在,太子在,我們同在。”

“我們齊心協力,保家衛國,眾志成城,共抗突厥。”

“齊心協力,保家衛國,眾志成城,共抗突厥。”

“齊心協力,保家衛國,眾志成城,共抗突厥。”

……

他們揮舞著手臂,呼喊著口號。一聲又一聲,宛如浪濤滾滾,振聾發聵。瞬間,長安的上空被這些呐喊充斥,整個城內好似處處蕩著回聲。

突厥人夾雜在其中,宛如一個異類,這瞬間竟不知是跟著喊還是不喊。他們眼瞧著眼前的場面,一顆心沉入湖底,那些一句句“共抗突厥”的呐喊之聲仿佛一把把刺刀紮在他們身上,百姓每說一句,他們面上便白上一分。

尤其被擒的三個更是滿目驚駭。這些百姓眼中的恨意是如此明顯,宛如能化為實質將他們殺死。每個人都下意識看向他們,臉上幾乎全寫著“先殺一個保本,之後所殺全是賺的”。

咚。

他們跌坐在地,面色灰敗。

他們敗了,徹底敗了。本來計劃煽動百姓,利用百姓的怒火與瘋狂作亂京師,對付李唐。而如今李唐頃刻之間將局勢扭轉,不但破壞了他們的計劃,還使矛盾瞬間變換,把這份怒火與瘋狂轉移到了他們身上。

張士貴立於李承乾身旁,雙手不自覺微微顫抖。他跟隨聖人打了不少仗,他見識過許多戰場,亦見識過許多戰地百姓的表現。

或許也曾有男壯相伴前來投軍,也曾有老幼相扶前來犒軍。但那不一樣,那時的戰地多是民不聊生之景,他們所為更多是因為走投無路,因為日子已然過不下去。

而現今的長安尚且安穩富余,他們其實還有退路可走,一來突厥鐵蹄尚未破城,二來便是逃荒,有去歲一年的銀錢積累,有現在豐收的土豆等物,比之前朝末年強上數倍不止。

再有,就算從前曾有投軍犒軍之人,卻沒有哪一次有眼前這樣的聲勢。沒有。

一整個城池的百姓都在呼應他們,自願加入他們,與他們站在一起,並肩作戰,共同抗敵。他們所求的除了希望,除了生存,還多了些別的東西。這個東西名字喚作家國。

他一直覺得聖人是英明勇武的,戰場殺敵,所向披靡,給過他不少驚嘆。但那些驚嘆似乎都沒有這次讓人意外與動容。

眼前之景是他這一生都難以想象的局面。可它出現了,真實出現在他面前。他看到了一場戰役中遠離戰場之外的震撼,看到了來自於人民,來自於百姓的龐大力量。

他嘴唇微翕,眸中含淚,仿佛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該如何訴說。

放眼望去,旁邊的禁軍又有何人不是如此?

他們不約而同看向李承乾,似乎在不知不覺中,太子長大了,已經有了聖人的模樣,卻又與聖人並不完全相同。他們的目光中有些東西漸漸轉變,變得炙熱,變得歡喜。

這是太子,是他們的太子啊。

驕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