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夫死眾,士死制,國君……(第3/4頁)

李世民眼中透出點點笑意:“不怕嗎?”

“我……”李承乾深吸一口氣,努力壓住心底的恐懼,語氣鄭重而堅定,“不怕!”

既然不能退,那便戰。就算真死了,他這幾年也活得足夠瀟灑恣意,勉強夠本,不算虧。若無生死輪回,誰人最後不是一捧黃土?若有生死輪回,很好,憑他的投胎技術,來生又是一條好漢!

李世民哈哈大笑,伸手把李承乾舉起來:“好!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兒子!”

他將李承乾拋到空中又穩穩接住,待李承乾掙紮落地,又忍不住揉了揉他的頭:“你能說出這些話,阿耶很欣慰。可見先生們平日沒有白教。陸德明孔穎達於志寧當賞。”

李承乾:……

你是怎麽把功勞扯到先生身上的!我能說出這些話,不說先生們無功,但最大的功勞難道不是我自己?合著你親兒子不賞就記著賞外人?

李承乾很無語,但這會兒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他擡眼望向李世民:“所以阿耶根本沒打算棄都是嗎?”

“是。你都能想到的事情阿耶如何想不到?這提議也不過是殿上爭吵之時順嘴一說,朝堂上多數人是不贊同的,我已直接駁回了。”

李承乾:……既然如此,你怎麽不早說,害我真情實感了那麽一大堆。

算了,看在你最近又累又辛苦的份上,我勉強原諒你,不懟你了。

棄都的事解決了,但突厥猶在,京師的危局猶在啊。

“阿耶打算怎麽辦?”

“我已下令親征,明日便啟程去渭水。”李世民這般說著,神色卻望向遠方。

長孫氏一秒看出來:“二哥是還有旁的顧慮?”

李世民點頭,看了眼長孫氏,又看了眼李承乾,重新落座:“承乾可知突厥為何選擇現在南下?”

“因為阿耶剛剛登基?”

“是。因為我剛上位,且是經歷宮變上位。即便我誅殺了你大伯與四叔,但你大伯仍有舊臣在。”

李承乾明悟:“頡利可汗認為這些人一定會對阿耶不滿,伺機而動。可是如今朝堂……”

現在朝堂有這種趨勢嗎?好像還好?

李世民搖頭:“事情沒有突厥想的那般惡劣,但我也不算完全沒有顧慮。即便長安無礙,其他地方仍有些你大伯的隨臣舊部。只是大局已定,你大伯四叔都已亡故,你阿翁更是明旨下詔退位,他們只能歇了心思。”

長孫氏接著解釋:“你阿耶大度仁厚,自他上位以來,整肅朝堂,寬待敵黨。似王珪韋挺魏征這等當年東宮心腹都得以重用,更是赦免薛萬徹馮立,不計前嫌委以重任。此間門種種,他們看在眼裏。久而久之,自然會誠心效忠。但是……”

問題就在於這個但是。

李世民輕嘆:“但此刻時日尚短,難保他們還念著舊主恩義。倘若京師無事,我皇權穩固,他們沒有動的可能,也就不會生出禍心。可若是京師危難,再被有心人利用,那後果只怕不好估計。”

這個有心人是突厥的可能性有,但不大,更大的可能是誰不言自明。李淵。李淵非但能利用太子舊黨,他執掌權柄數年,也不是蠢的,還有自己的一些勢力。若有李世民一直壓著還好,若李世民不在,他如果不甘心退位,再生出什麽心思,那可就麻煩了。

這點不說長孫氏心領神會,就連李承乾也敏銳察覺到了。

他舉起手:“我去。阿耶放心去渭水,阿翁那邊交給我。大不了我搬去宏義宮住,天天跟著他,他去哪我去哪。就是睡覺,我也抱著他睡。他要是真有異動,我……我……”

李世民側目:“你如何?”

李承乾一咬牙:“關起來,軟禁。”

說這話時,李承乾內心有點點掙紮。不管李淵對別人如何,對他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如果可以,他實在不願意這麽對阿翁。

但阿耶已經這麽難了,國家危難之際,不想著怎麽一心抗敵,還在這為那點子權柄搞事,那就不能忍了。再是他阿翁也不能忍啊。所以雖有掙紮也不過一點點,瞬間門便下定決心。

阿翁終歸沒有阿耶重要,再者家國大義又在個人情感之前。這點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李世民眉宇一點點舒展,眸中欣喜之色更甚,他肯定了李承乾的心意,卻沒有肯定他的辦法。

李世民眸光閃動:“我去趟大安宮,與父親詳談。”

先禮後兵。能談妥最好,談不妥那就來硬的。

剛站起身還沒出內殿,便有內侍匆匆來報:“太上皇請聖人去宏義宮。”

在場三人盡皆一頓。

李承乾張大嘴巴:不會吧不會吧。阿耶剛說要去見阿翁,阿翁就派人來請,這也太巧合了。這人啊,果然不經說。阿翁,你不會真要搞事吧。

李承乾立刻拉住李世民:“阿耶,我隨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