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夫死眾,士死制,國君……(第2/4頁)

李世民頓住,看,就連一個六歲的孩子都知道,這不是遷都,是棄都。那些群臣會不知?天下人會不知?

他審視著眼前的小豆丁,小豆丁尚且年幼,卻是太子,還是個素來聰慧,注定不平凡的太子。現今戰事危急,他勢必要出京,那麽有些事他就不能撇開太子。即便他還小,可萬一當真出現最壞的結果,那麽危急時刻,太子必須學著撐起來。

李世民指了指自己身邊,讓李承乾坐下:“你可知突厥此次兵力幾何?”

“我剛剛聽到了,二十萬。”

“是。二十萬或許不一定完全正確,但至少十幾萬是有的,數目上不會差太多。”李世民又問,“你可知我方兵力幾何?”

李承乾搖頭。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將京師全部兵力算上,再加上目前能調動且能在有限的時間門內趕來的人馬,最多不過數萬。”

李承乾睜大眼睛:“也就是說突厥兵力數倍於我們,敵我懸殊?”

“對。”

李承乾咬牙:“我們打不贏,是嗎?”

“戰事無絕對。”

話雖如此說,但李世民神色尤為嚴肅。李承乾瞬間門明白了他的意思。不是絕對打不贏,但希望渺茫,且十分渺茫。所謂“無絕對”期待地大約唯有“奇跡”。

雖然我方兵力強壯,可突厥亦非酒囊飯袋,全是精銳啊。

李承乾面色刹那發白。自他出生記事以來,大唐即便戰事不斷,但從不曾有過這樣的威脅。不論別的地方如何戰火喧囂,他所居住的長安一直是安寧的、繁華的。

他活在溫室之中,滿目所見皆是和平。如今敵人突然打到家門口,他猛然被告知,他們對付不了,敵軍的鐵騎隨時可能踏破京師,長驅直入。

李承乾未曾見過真實的戰場,但他在夢中電視劇裏見過許多國破家亡之景,那些被踐踏的臣民,被折辱的皇族。

再有,陸德明孔穎達於志寧教過他史書。遠的朝代先且不提,如今距離前朝滅亡不過數年。前朝末年,天下是何等情景,百姓過得是什麽日子,而當年高高在上的皇室而今剩余幾人,過得如何?

電視劇裏的一幕幕刺激著李承乾的神經,而先生們以往同他說過的前朝之事又一句句震蕩著他的耳膜。每一個畫面每一句言語都仿佛擊打在他心間門的重錘。

李世民靜靜看著他,看著他從面色煞白到渾身發抖。長孫氏想伸手給予一個擁抱安撫,卻被李世民按下。承乾的恐慌害怕,長孫氏感受得到,李世民如何感受不到。長孫氏心疼孩子,李世民又如何不心疼。

但承乾是太子啊,尤其還在這等國家危難之際。他得成長,他也必須成長。

李世民沒有催促沒有逼迫,耐心等著。等到李承乾自己回過神來,即便仍舊恐慌仍舊害怕卻極力控制,一點點讓自己的心緒平緩下來,說:“我們打不贏便要棄都嗎?我們跑了,長安怎麽辦?滿城的百姓怎麽辦?

“權掌天下的皇族跑了,守衛天下的將士護著皇族跑了。本該擔起自身責任的人全都一逃了之。然後呢?這是**裸將突厥的二十萬大軍留給城內惶惶的百姓!這些百姓要怎麽辦?除了任人宰割,他們能怎麽辦!

“還是說,我們要寄希望於突厥的善心與人性,寄希望於他們會善待我們的臣民?我們自己都不為自己的臣民考慮,憑什麽認為他們會為我們的臣民施之以仁。

“再有,逃了之後呢?突厥一來,我們便聞風喪膽,連都城都不要,只求苟命,此等作為,國家威望何在,帝王聲名何存?我們的將士軍心渙散,這般情景,他日我們要拿什麽再來奪回今日丟失的城池,洗刷曾經蒙受的屈辱?

“恐怕再難了。國家威望,帝王聲名,將士軍心,再加上萬萬百姓的民心,一旦失去,我大唐根基盡毀,往後要如何立國存世尚未可知,又何談奪回城池,洗刷屈辱。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不能棄都。”

李承乾雙眼泛紅,他緩緩跪下來,拉著李世民的手:“父皇,唯有突厥退,而我們不能退。先生教過,大夫死眾,士死制,國君死社稷①。寧可死戰,絕不棄都。”

他喚的是父皇,而非阿耶,不是如之前一樣帶著小心思的回懟擠兌,而是認真嚴肅以一個兒臣的姿態來上表請柬,如此做也是為了更有力量地展示他的心意與懇求。

不得不說,他的言語,他的行為都讓李世民內心震蕩不已。這大約是他得知突厥進犯的消息以來,最讓他高興的事情。

他的承乾,原來已經有了一個國之儲君的風範與模樣。

“如果兵力不夠,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去。我雖然年紀小,但我力氣大,我會武藝會射箭,雖然比不得軍中將士,但總比一般的普通百姓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