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豐收(第2/2頁)

柳如是便趕緊從隨身攜帶的挎包裏邊取出一個小本子,還有支毛筆,最後又取出了一玻璃瓶事先磨好了的墨水。

“好了,現在你可以說了。”

陳子龍拿毛筆蘸飽了墨水,一擺手說道。

然而王老七卻已經緊張得把說辭全忘記。

最後還是楊破奴笑著說道:“陳給諫,咱們還是到地頭說吧,只要你們到了地頭,就什麽都知道了。”

“也好。”陳子龍聞言又收起紙筆墨。

一邊跟著楊破奴往地裏來,陳子龍一邊又問:“楊破奴,今年你家收了多少糧食?”

楊破奴便扳著手指頭說道:“我家一共種了十五畝甘薯,五畝苞谷還有五畝土豆,甘薯差不多能收一百二十石,土豆大概十幾石,苞谷也有八九石。”

“全部加起來差不多有一百四十多石,夠我們家吃好幾年的了。”

說到這裏一頓,楊破奴又道:“陳給諫,苞谷和土豆的畝收沒那麽高,連甘薯的零頭都不到,明年我家不種苞谷土豆了,都種甘薯。”

“種還要是要種的,不過可以少種一點。”

陳子龍擺擺手又道:“還可以跟小麥輪種。”

王老七連連點頭說:“確實可以跟小麥輪種。”

這個時候,柳如是忽然問道:“這麽多甘薯,吃不完的話會不會爛掉?”

徐州四百萬畝恩田,至少有一半種的是甘薯,按畝收六石算,就是一千兩百萬石。

徐州鎮十五萬鎮兵,加上家眷也不過五十余萬口,一年都吃甘薯也未必能吃得完。

“噢對對。”楊破奴如夢方醒,一拍手問陳子龍道,“陳給諫,我們正想去找你呢,這個甘薯怎麽儲藏?有幾家收得早的甘薯都開始爛了。”

陳子龍道:“老師的甘薯疏中有介紹儲藏方法,說是要在朝陽幹燥處挖一個地洞,然後密封起來保存,不過即便是這樣也只能保存幾個月,要想保存一年甚至更長就不可能,所以農科會加緊探尋更加好的儲藏方法,比如說磨成甘薯粉。”

“那你們可得抓緊。”楊破奴道。

“要不然全都爛掉,豈非白瞎了。”

“肯定不會讓你們辛苦種的糧食爛掉。”

陳子龍道:“實在不行內務府會出面收購。”

“內務府會來收購?”楊破奴聞言眼睛亮起來。

“看情況。”陳子龍說道,“不過可能性非常大,因為聖上現在正對遼東用兵,徐州也調來了八萬募兵,每天消耗的軍糧都是個巨大的數字。”

聽到這話,楊破奴便輕嘆了一聲。

聖上為什麽不調我們去遼東?

我們難道不比那些募兵強麽?

……

數日過去,鄭芝龍將要離開。

臨走之前,鄭芝龍來向崇禎辭行。

說著說著,就說起了鎮兵和募兵的優劣。

“第二代、第三代鎮兵不說,但是第一代鎮兵真就不如募兵。”崇禎說道,“打順風仗的時候看不出來,但是打逆風仗差距就會出來。”

鄭芝龍道:“聖上是說鎮兵打不了逆風仗?”

“就是這。”崇禎道,“因為這些鎮兵大多都是跟建奴打過仗的,建奴的強大已經在他們的內心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打順風仗的時候沒有問題。”

“可一旦打成了僵持,甚至於處於下風時。”

“建奴留在鎮兵心中的烙印就會發揮作用。”

“這時候,鎮兵的信心就會出現極大動搖。”

說此一頓,崇禎又道:“戰場上的直接表現,就是鎮兵對死亡的承受能力遠遠不如新募的那27萬新軍。”

“對死亡的承受能力?”鄭芝龍若有所思。

“對,就是對死亡的承受能力。”崇禎說道,“新軍就算是傷亡超過五成甚至於八成也未必會崩潰,但是鎮兵最多承受三成。”

“新軍對死亡的承受能力竟然有如此之高?”鄭芝龍有些懷疑。

話音未落,徐應偉快步走進來向崇禎報告:“聖上,定王已經平定朝鮮,朝鮮已經撕毀與建奴之盟約,並且與我大明重新簽訂了盟約。”

崇禎問道:“聽聞建奴也派了三千護軍護送李倧次子李淏回漢城?”

“是的。”徐應偉道,“不過建奴的這三千護軍已經被我軍殲滅了。”

“什麽?三千新軍竟然滅了三千建奴護軍?”鄭芝龍著實吃了一驚。

鄭芝龍因為是水師將領,所以從來沒跟建奴交過手,但是建奴白甲兵的兇名卻還是聽說過的,這可是三千白甲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