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大明的優勢(第2/2頁)

所以說,指望朱慈烺來開疆拓土是指望不上的。

這方面,反而是朱慈炯更具有進取心,不過朱慈烺缺乏進取心也不是什麽缺點。

如果他足夠長壽,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打下了足夠大的疆域,那麽繼位的下一任皇帝是個守成之主反而是好事。

這些念頭從崇禎腦海裏一閃即過。

“不會。”崇禎淡淡一笑又接著說,“北伐之戰乃是兩國國力之爭,雙方軍隊數量的多少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建奴縱然能夠組建起一支上百萬人的龐大軍隊,可是如果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武器以及後勤,也不過是紙老虎。”

“國力之爭?”朱慈烺聞此臉色好看了不少。

“對,國力之爭。”崇禎道,“這方面大明是有優勢的。”

在綜合國力層面,大明相對建奴是擁有碾壓性的優勢的。

首先是人口層面,大明兩京十三省,按照萬歷六年的魚鱗冊數據,全國的總成丁數為六千余萬口,這是成丁,需要繳納丁銀的。

所以當時大明的總人口應該在一億五到一億八千萬之間。

經歷過數十年的持續戰亂後,人口數相比萬歷六年肯定銳減許多,此外北直、山西、陜西皆淪陷,山東、河南及四川的人口也是損失巨大,但是即便是減半,此時整個大明也還剩下至少九千萬口。

其中江南八府一州就有三千余萬口。

而與之相對,建奴治下的各個省份全部加起來,總人口也不會超過五百萬口。

偽順則更少,因為明末的各種災荒,陜西省幾乎次次都是重災區,再加兵災,所以現在陜西的總人口數只怕是三百萬人都夠嗆。

而萬歷六年時陜西至少有1500萬口!

所以在人口資源上,大明擁有著碾壓性的優勢。

此外就是工業實力,大明也有著碾壓性的優勢。

因為更多的人口數,也就意味著更多的工匠數量。

即便是現在蒸汽機還沒有造出來,大明的工業實力也是遠勝建奴,等有朝一日蒸汽機造出來並轉入工業化應用,雙方在工業實力的差距就會更懸殊。

到那時,大明就是一點一點的磨,也能把建奴活活磨死。

但其實,大明對建奴的優勢不只是工業層面,還有科技以及戰術層面的巨大優勢,比如說線膛步槍,又比如說步兵空心方陣。

現在唯一制約大明的就是生產力的嚴重落後。

只要生產力跟上來,大明必定可以碾壓建奴,毫無懸念。

想到這,崇禎便又撿起了大鐵錘,開始用力錘擊石灰石。

朱慈烺見狀便跟著掄起了小鐵錘,將崇禎從大石塊上面砸下來的小石塊砸成碎石,當路振飛、張慎言、孟兆祥以及黃道周等四位內閣輔弼走進來時,正好看到崇禎父子倆揮汗如雨敲擊石灰石的這樣一幕。

黃道周是在兩個月前廷推入閣的。

因為錢謙益致仕了,內閣又增選了一位閣老。

順便說一句,錢謙益是“被致仕”的,不是他自己想致仕。

黃道周與劉宗周並稱晚明兩大理學宗師,學術上主張復古,對於陽明心學持批評否定的態度,從黃道周的入閣也可以看得出,至少到目前為止大明朝堂仍舊是理學占據著絕對優勢地位,心學想要搶班奪權還為時尚早。

但是在民間輿論場,局面又是另一回事。

民間輿論場已經完全是陽明心學的天下,以李輝萼為主編撰的翰林日報,在遭到大明商賈報、大明小說報、大明戲曲報的圍剿之後,已經不復之前的風光,不光是口水文章的辯論上完全落入了下風,第四版廣告費也是銳減。

這就使得翰林日報進入到了一種惡性循環。

因為接不到廣告費,就開不出高額潤筆費。

沒有高額的潤筆費,就買不到高質量的文章。

沒有高質量的文章,在與皇明時報的辯論中就變得更被動,然後前來翰林日報投放廣告的商賈也就更少,更摳。

翰林日報已經被擠兌得快要堅持不下去了。

現在完全就是靠著戶部銀號的借貸在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