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連根拔起(第2/3頁)

“是真的,聖上真回南京了。”錢謙益嘆息道,“而且還是帶著太子和定王殿下一起回來的,你都不知道,當聖上出現在金鑾殿上時,文武百官的表情,全都傻了!整艘禦船都被水底雷給炸得稀碎,聖上竟毫發無損,你敢信?”

柳如是笑道:“坊間不是有傳言,聖上自從煤山悟道之後已經是聖人之體,尋常兵刃乃至火器根本就傷不了他。”

“有這傳言?”錢謙益聞言一愣,“我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

“妾身也是今天剛剛聽說的。”柳如是道,“反正鈔庫街、貢院街這一片的販夫走卒和七大姑八大姨都已經傳遍。”

“聖人之體?聖人之體?”

錢謙益喃喃低語兩聲,旋即又是一聲長嘆。

“老爺,你嘆氣做甚。”柳如是道,“聖上無恙,這是百姓之福。”

“聖上無恙,確屬百姓之福。”錢謙益點了點頭,隨即又接著說,“但卻非我們錢家之福哪,我們錢家沒準會有一場大難。”

“老爺!”柳如是臉色大變道,“你該不會……”

“沒有,夫人你胡說什麽呢,為夫怎可能做如此有悖人倫之事。”錢謙益斷然否認,隨即又嘆息道,“但我終究是東林黨人哪,且還是領袖。”

“老爺?”柳如是花容失色,“聖上該不會借這次弑君謀逆案興起一場大獄,濫捕濫殺東林黨人吧?如此恐非聖君所為。”

錢謙益聞聽此言又是一聲長嘆。

夫人哪,為夫最怕的就是這個。

轉念間,錢謙益忽然又想起了一個傳聞。

“夫人。”錢謙益拉著柳如是的小手問道,“為夫記得,你與媚香樓的李香君好像是手帕之交,是吧?”

“嗯呢,老爺怎麽突然問起這?”柳如是不解的問道。

錢謙益又道:“那你知道不知道,李香君已經被聖上敕封為援剿徐州參將?並且不日就要返回南京受封。”

柳如是說道:“香君妹妹被聖上敕封為援剿徐州參將,這個妾身是知道的,但她要回南京受封並不知道,卻不知道是何封賞?”

“是要授爵,李參將要授三等忠勇子。”

錢謙益雖然不是禮部堂官,但是畢竟掛著禮部尚書銜,所以禮部正在籌劃給徐州邊鎮武將授予爵位的事他也是知情的。

錢謙益又道:“夫人,你與李參將,不是,與李爵爺的關系一定要維持好,千萬不要讓昔日的關系淡了,如果需要銀子你就與為夫說,多少都成。”

“老爺,你這是咋了?”柳如是訝然問道。

“別問。”錢謙益道,“夫人你照做便是了。”

李香君與聖上有染這種事,聖上沒有承認,誰敢多說?

頓了頓,錢謙益又道:“這回咱們錢家能不能逃過這一劫,就落在李爵爺身上了,所以夫人你定要與她處好關系。”

……

東林黨人或者與東林黨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文武百官,已經開始了各種繩營狗苟,崇禎卻帶著士子營來到了鐘山西麓。

隨行的還有禮部祀祭司的一個主事。

帶上禮部祀祭司主事,乃是為了拜謁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後合葬的孝陵,就在鐘山西南麓。

帶著士子祭拜過孝陵,崇禎一行又來到不遠的孝陵衛。

朱元璋葬入孝陵之後,繼位的建文皇帝便在鐘山南麓設立孝陵衛,派駐整整一個衛的軍隊保衛孝陵,有五千多人。

但是到現在兩百六十多年時間過去,孝陵衛早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原定員額五千六百人,現在僅只剩不到五百人,且都是老弱病殘,其他的衛所軍都到哪裏去了?活不下去逃亡了。

看到崇禎帶著幾千個勤王士子過來,孝陵衛的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還有一百多個千戶以及百戶慌忙出迎,這就有意思,孝陵衛官比兵多!

崇禎卻根本懶得理會,只是派了太子朱慈烺去應付他們。

衛所制,匠籍還有賤籍這些東西已經嚴重落後於這個時代。

也就是現在崇禎還騰不出手來處理,不然早就下旨予以裁撤。

崇禎指著孝陵衛後面一片空地說道:“朕已經請風水師勘測過了,以此處最為適合修建英烈祠,英烈祠專門用於供奉為大明朝立有卓越貢獻的英魂。”

“譬如冒襄,他的牌位就會被永久供在英烈祠,萬世不祧!”

聽到這,黃宗羲、顧炎武、夏允彝等勤王士子就不由得熱血上頭。

萬世不祧是什麽意思?就是只要大明國祚沒斷,就一直會被供奉在這裏。

這個甚至比配享太廟的規格都要高,因為配享太廟的話,除非配享的是太祖又或者成祖這樣的皇帝,要不然的話,沒準哪天就被移出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