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升官發財原配去世,賣子求財以屍訛詐

考得好,幹的好,都不如娶的好。

榜眼出身的徐瓊是靠著老婆的裙帶關系翻的身。

誰能想到呢?小門小戶出身的小妾娘家, 雞窩裏飛出一只金鳳凰。

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

改變所有張家人,以及和張家人有關之人的命運。

陸善柔問道:“張夫人被扶正了……那麽徐尚書的原配夫人?”

“當然是已經過世了。”牟斌說道。

陸善柔立刻問:“何年何日在何地過世?”

牟斌說道:“這個我如何知道?畢竟是別人家的家務事。”

陸善柔:“回北頂。”

牟斌連忙說道:“別急,我查一查。”

牟斌叫來幕僚,吩咐下去。

不一會, 幕僚抄來一張紙,遞給牟斌。

牟斌說道:“弘治三年,死於應天府南京, 葬於徐瓊的江西老家祖墳。”

陸善柔伸手, “給我瞧瞧。”

牟斌把抄錄的履歷給了陸善柔。

陸善柔順著時間順序往下看,念道:“弘治三年, 徐夫人病逝,葬於江西。同年, 徐瓊升南京禮部右侍郎,弘治四年回北京, 升為禮部左侍郎, 弘治九年升禮部尚書。”

陸善柔把履歷傳給寒江獨釣等人看, “人生得意三件事, 升官發財死老婆, 弘治三年,是徐瓊的命運轉折點啊。”

陸善柔問:“幹爹, 徐夫人得了什麽病死的?”

牟斌說道:“倉促之間, 錦衣衛查不了那麽細致——你還沒告訴我為何要打聽徐瓊的家事呢?”

陸善柔說道:“沒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就是想知道這些, 剛好有一個無所不知的幹爹,就過來打聽了。”

牟斌氣笑了,“你把我當幹爹還是當傻子?無事不登三寶殿,你定有其他目的。”

“我雖不知道你要查什麽,但是我要提醒你,徐瓊是經歷了天順、成化、弘治的三朝元老,他主持過應天府的鄉試、還當過南京國子監祭酒(注:就是校長),桃李滿天下,朝中文武百官,遍布他的門生故舊。”

“還有那個小妾扶正的張夫人,她是張皇後的堂姐,金太夫人很喜歡張夫人,畢竟以前是共過患難的家人。”

“這對夫妻平時行事正派,憐貧惜弱,廣結善緣,雖是半個外戚,但從來不像壽寧侯他們飛揚跋扈,他們能有什麽事情呢?你別疑神疑鬼的了。”

話雖如此,但是陸善柔腦子都是履歷上那句“弘治四年,徐瓊回京,升遷禮部左侍郎”。

每個人對年份的記憶不一樣。

有些年份就像流水,過去的毫無痕跡。

有的年份,就是一塊礁石,無論風吹浪打,都巋然不動,就像發生在昨日。

弘治四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夜,陸家滅門。

因此,陸善柔對這一年極為敏感,只要看到這個年份,就會觸發她的記憶,引起她的聯想。

十四年過去了,這已經成為她的本能反應,無論看見還是聽人說“弘治四年”,她心裏的創傷就會發作,痛徹心扉。

弘治四年,有人高升,有人滅門。

陸善柔強忍住內心的悸動,問道:“徐瓊和張夫人現在在何處?他們……還活著嗎?”

牟斌說道:“當然還活著,這麽重要的人物若是去世,朝廷和皇室都會派人大張旗鼓的去憑吊的。”

這時履歷剛好傳到了魏崔城的手上,他念道:“弘治十三年,徐瓊辭了禮部尚書之位,告老歸鄉,回到江西老家,皇上封徐瓊太子太保、光祿大夫、官居一品,賜給蟒袍玉帶、白銀黃金,以示恩寵。他們夫妻都在江西金溪。”

這種元老級別的朝廷大員,辭官之後一般會封太子太保之類的虛職,依然是官身,以表示皇上對他們的恩寵,只是沒有具體職務了,無論衣錦還鄉,還是將來死後的墓志銘、供後人憑吊的牌位等等,太子太保這種一品大官的頭銜寫上去也好看,光宗耀祖。

牟斌說道:“目前他們都在京城——去年秋天的時候,金太夫人屢屢生病,張夫人得了消息,就和徐瓊回京了,探望嬸娘金太夫人。金太夫人的病時好時壞,反正一直沒好徹底,他們就留在京城。”

自打張皇後的父親昌國公死後,張皇後把就把母親金太夫人接到了紫禁城居住,雖不是太後,但幾乎是太後的待遇,享受富貴,但是去年叛逆期的太子陶朱因鄭旺妖言案,而懷疑自己的身世,逃出宮外,微服私訪,金太夫人就氣病了。

後來陶朱一次次對貪財好色親舅舅壽寧侯失望,還坐視侍衛麥穗一連殺了兩個金家的表哥,由此和母族產生了難以彌補的隔閡,金太夫人的“病情”就加重了。

張家人的富貴,目前來自於張皇後這個金鳳凰。

但是張家人以後的富貴,絕對要仰仗太子陶朱啊!

所謂心病難醫。金太夫人剛開始只是裝病,後來是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