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請後台詳敘當年事,走捷徑兩面不討好

都說旁觀者清,陸善柔和寒江獨釣之前真沒發現這條線索,被魏崔城看出來了。

陸善柔推算了一遍年齡, 二十四年前, 瓦匠世家出生的庶子李淵夭折,只有十歲。

獵戶人家出生的李大姐,也是十歲,被醉酒鬼父親賣到了一戶翰林人家當丫鬟, 翰林外放出京,李大姐當然也跟著走了。

李大姐的親弟弟李大壯那年三歲。

二十四年後,外放的徐瓊回京, 從七品翰林一路升遷成為禮部左侍郎, 朝廷正三品大員。

二十七歲的李大壯去了徐府要見三十四歲的姐姐,徐府卻欺負他當時年紀小, 只有三歲,啥都記不清, 讓一個冒牌貨中年女子頂替李大姐,去見李大壯。

但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李大壯那時候雖然只有三歲, 難以割舍親情, 一直記得姐姐的長相, 眉間有胭脂記, 立下長大後贖回姐姐的誓言。

李大壯見不是親姐姐,就去了順天府衙門告狀, 求陸青天做主, 念在骨肉情分上, 讓徐府放親姐姐出來, 姐弟見一面。

就這麽一個簡單、不起眼的案件,為何會被調換?

調換案件的人在害怕什麽?

為什麽偽造了早夭的李淵李種嫡庶爭奪家產這個假案子?

李大姐在外面當了二十四年的丫鬟,這期間發生了什麽?徐府為什麽不讓她出來見親弟弟,反而用一個冒牌貨代替?

陸善柔想了又想,這些零碎的線索左一下,右一下,始終拼不出一個邏輯完整的線。

陸善柔說道:“崔城,我們不回去了,改道去錦衣衛衙門找幹爹,去問前吏部尚書徐瓊在外放做官的二十四年間的履歷。”

朝中有人好辦事。查一個十歲小丫鬟的人生軌跡猶如大海撈針,幾乎不可能。

但是錦衣衛查前禮部尚書徐瓊的履歷就是信手拈來的小事了。

江米巷,錦衣衛衙門。

牟斌笑臉相迎。

他能不高興嗎?一直毫無進展的算盤刺客組織終於有了突破,找到了王老漢這個絕佳臥底,徹底鏟除算盤刺客組織指日可待!

這一切,都多虧了陸善柔。

昨天牟斌還臭著一張臉教訓她,現在一張老臉笑得像花兒似的。

牟斌說道:“你們這對佳兒佳婦來看我了。”

魏崔城都有些不習慣了,恨不得把牟斌的笑臉抹掉。

陸善柔行了禮,“實不相瞞,這次來是有求幹爹。”

“來,這邊坐。”牟斌豪爽的大手一揮,“都是一家人,什麽求不求的,你就直說吧,只要不是摘星星,要月亮這種事,其他的我都能幫上忙。”

陸善柔說道:“以前的禮部尚書徐瓊徐尚書,幹爹可熟?”

牟斌說道:“熟啊,一甲的榜眼,誰不知道?他有真才實學,為人隨和儒雅,還大力提攜新人,現在的禮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李東陽就是他栽培的嘛。”

陸善柔問道:“徐瓊外放了二十四年,這二十四年裏他都幹了些什麽?為什麽他一回京,就當了禮部的左侍郎?正三品大員。一般的外放官回到京城當京官,很少有這樣的待遇吧?”

牟斌說道:“他那時候外放到了應天府南京,在南都的翰林院裏當差,他才華橫溢,學富五車,鼓勵當地學子考功名,名聲極好。”

大明以前的都城在應天府,所以應天府叫做南都,也叫南京。後來永樂大帝遷都到了順天府,因在北方,所以叫做北京。

兩個都城都有完整的中央官僚體系,比如六部、翰林院、國子監等等,就是應天府遠離權力中心,空有一整套官僚體系,但權力遠不如順天府北京的,基本都是冷衙門。

“成華七年,他就已經是應天府鄉試的主考官,門生極多,說他桃李滿天下也不為過。現在朝中不少官員都是他的門生,尊稱他為座師。”

陸善柔疲倦的揉了揉額頭,“幹爹啊,我來這裏,肯定不是只聽好話的,幹爹把他說得像個孔聖人似的,完美無缺,但這世上那裏有什麽完人?對吧,我真正想知道他的……幹爹懂我的意思吧。”

牟斌一愣,問道:“徐瓊早就告老還鄉,無官一身輕,退出了禮部,把一切都交給了李東陽,他到底犯了什麽事?你這樣查他?怎麽連我都不知道?”

陸善柔說道:“幹爹啊,您還沒有解答我的問題,您就問了一堆問題。到底誰問誰嘛。”

牟斌只得說道:“人無完人,徐瓊在應天府南京翰林院的時候,的確做了一樁事,被很多文官批評,但……這件事,說白了,也不算什麽大事,就是陣營不同而已。”

陸善柔卻來了興趣,“我想聽的就是這個啊,幹爹請講。”

“論理,他都已經退隱官場,我不該舊事重提的。”牟斌先賣了個關子,然後說道:

“可是你既然開了口,又不是什麽說不得的大秘密,我就告訴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