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為奴婢大姐變如意,托鴻雁隱娘來傳書

陸善柔聽了,心中一片悲涼,親爹利用兒子的屍體以屍訛詐, 逍遙快活到老, 現在提起“李淵”,親爹都不記得李淵是誰。

親情這個東西,有的人視為比珍寶、生命更貴重的東西,失去了痛不欲生。

有的人只是當做過上好日子的工具, 沒了就沒了。

陸善柔忍住內心的悲傷,繼續問李種:”之後徐瓊家裏找過你們嗎?徐瓊後來高升為禮部尚書,沒找你家算以屍訛詐的舊賬?”

李種搖頭, “從未, 這種愛惜名聲的大官,應該也不願意提起這些糟心事吧, 宰相肚子裏能撐船嘛。”

“即使他找上門來,打官司贏了, 判了我爹以屍訛詐,把銀子退給他, 那又怎樣?京城的人都喜歡看熱鬧, 都時隔二十四年了, 那麽大一個官還和我們鬥升小民較真, 他的面子也過不去啊。”

陸善柔想了想, 遇到李父那樣連兒子的屍體都用來搞錢的難纏的刁民,的確不如放下, 小事化了。

還是找不到李大壯李大姐姐弟和李淵李種兄弟的關系, 陸善柔冥思苦想, 突然腦子閃出一線光亮!

一般簽了死契, 買了丫鬟,這個丫鬟就是家裏的財產,會根據主人家的喜好改名字,李大姐是李淵摔死的那一年被賣進了徐府,那麽她就不叫李大姐了。

就像鳳姐,以前叫做劉秀,後來跟著陸善柔,改名叫做鳳姐。

陸善柔問:“給徐府掛瓦的時候你在不在?”

李種說道:“我那個時候十四歲,手藝已經很熟了,當然在。”

陸善柔問道:“徐府有個丫鬟,和你弟弟李淵一樣,都是十歲,模樣周正,眉間有一顆胭脂記,她剛剛被賣進徐府當丫鬟,應該只是做一些粗活,你使勁想一想,有沒有見過這個人。”

說到李大姐,李種眼神一片茫然。

但是提到十歲女孩,眉間有胭脂記,李種的眼睛瞬間有了光亮!

李種說道:“您說的是如意姑娘吧,瓜子臉,胭脂記,才留了頭發,年紀應該和我弟弟差不多,梳著兩個雙丫髻,是個低等的灶下婢。”

“我們這些工匠的一日三餐,還有喝的粗茶,都是如意燒出來的,挺熱心的丫鬟,從來沒有短過我們的吃食,把我們當人看,我記得她。”

是如意!

果然改了名字!李大姐改名如意!

陸善柔連忙問道:“這個丫鬟如意,有沒有被徐府的人打罵、欺負?”

李種說道:“應該沒有吧,徐府的人看起來一團和氣,挺好相處的。否則,我爹也不敢以屍訛詐啊,不就是為了捏軟柿子嗎。”

嗯,有道理。唉,這世道,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陸善柔又問:“徐家有妻有良妾,妻妾關系怎麽樣?有沒有什麽妻妾不和的說法?”

李種笑道:“妻妾那裏有真正和睦的?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我聽如意姑娘說,徐府一開始是小妾當家,正妻一直在老家伺候公婆。”

“後來,正妻聽說徐翰林在京城納了個良妾,京城本地人,說北京官話,能寫會算,讀書識字,打理家務,家裏都稱‘奶奶’,就像正頭夫人似的,那裏還能坐得住?”

“正妻立馬就趕到了京城,擺出翰林夫人的架子,拿回了掌家大權,給小妾立規矩,把小妾馴服的服服帖帖。”

這個小妾應該是後來扶正的張夫人了。

當時的張家,只是京城小門小戶,家境殷實的普通人家。

陸善柔問道:“你怎麽知道原配夫人訓誡小妾一事?都是如意告訴你的?”

李種搖頭,說道:“如意那時候只是個最低等的灶下婢,給下人和我們這些工匠做飯,伺候不到小妾和夫人身邊去,她也只是聽其他下人偷偷議論,沒有親眼見過,但我見過……”

原來,李種修繕屋頂,掛新瓦的時候,在屋頂上看見後院裏,有個麗人雙手舉著水盆,在院子裏罰跪。

還有個老嬤嬤教訓麗人,“……夫人查了家賬,賬目有問題,短了一百多兩銀子,咱們家可不興吃裏扒外啊。”

麗人說道:“賬目沒問題,京城什麽都貴,不比江西老家,再說老爺是翰林,吃穿用度不能差了,面子上過不去,花銷自然大一些,我若是做了手腳,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麗人說到這裏,雙手再也支撐不住了,一盆水嘩嘩從頭頂淋下來!

“……那可是京城的冬天啊。”李種說道:“一盆水淋下來,不得凍成冰雕?妾就是妾,再風光的妾,見到正妻,就得夾著尾巴做人,看正妻臉色過活。”

這一次,總算是不虛此行。搞明白了徐尚書府上的妻妾不和的往事。

張家以前是小門小戶,又是給人當妾,在徐府,自然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張夫人被徐夫人壓的死死的。

從李種的話裏的可以看出,徐夫人以前體罰、折磨過張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