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康熙崩山陵崩,帝王逝

所有成年皇子,幾個在康熙身邊伴駕時間長、他比較喜歡的孫輩都在。還有他最為信重的阿靈阿、虎威跟老莊親王,侄子保泰,代表宗室的康親王椿泰、簡親王雅爾江阿。臣子裏頭還有張廷玉、馬齊幾個。

身形臒瘦,面如金紙的康熙努力勾唇“前頭雍親王生辰,朕連年號都幫他取好了,各位,其實,應當也無疑義。四阿哥雍親王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見胤禛雙眉緊皺,似又要推脫他還笑:“以往你百般推辭,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斷沒有皇阿瑪尚在,兒子就急吼吼即位的。拿這個話搪塞了朕四年多,此番,是再不能推脫啦。”

聽他這麽一說,跪在踏前的胤禛眼睛一酸,淚水順頰而下。

連連搖頭,求皇阿瑪莫出此不祥之語。前頭這麽多回,咱們都咬牙挺過來了,這次也一定可以。

一定的。

胤禛還在哭著給他打氣,康熙卻自知大限已至,有些話再不交代日後就沒機會了。

於是,宣完口諭,就開始交代遺言:“老四敦厚,且愛才惜才。對所有兄弟都能唯才是舉,並不計前嫌。朕相信他日後定能善待爾等,倒是你們……”

被他目光掃視到的諸皇子紛紛跪下,靜聽教誨。

不過其余人等不爭不搶,康熙放心,也不多囑咐。

只老大、老八、十四三個被他多說了幾句:“保清你自小心氣兒就高,凡事總喜歡跟胤礽爭個短長,後來……你那種種糊塗,朕便不說,你心中也該有數。”

這個時候還在被警戒的胤禔跪下:皇阿瑪放心,過往種種,兒子早就心生悔意,也再無鬥志。往李氏戰場拼殺三年多,差點一命嗚呼後。兒子了了馳騁沙場、為大清效力的夙願之外,愈發知道生命可貴。

直接急流勇退,做個富貴閑王。

康熙被他這回答弄得一愣,繼而微笑:“如此也好,朕就數度想學博果鐸的灑脫來著,可惜天不假年,終究到最後才能卸下這個擔子啊。”

一聲長嘆後,他這目光又轉向老八。

這個讓他喜歡過、器重過,也深深防備過,還給胤禛留了其若再有異心則斬之旨的兒子。

卻見對方眼中也一片潸然,似乎極舍不得他這個老阿瑪的樣子。未等他開口,胤襈就乖乖巧巧跪下:“皇阿瑪無需多言,兒子知道此前種種是兒子……虧得四哥不計前嫌,才讓兒子能往廣州,參與到海事衙門管理上。有機會草創海事法規一百條,有如今這郡王位。”

“兒子對四哥感激甚深,恨不得肝腦塗地。日後必然也兢兢業業,替四哥分擔,再無任何他念……”

爭取取代虎威、十三,成為四哥最信重的弟弟。

把十四都比到泥堆裏去。

卷王胤襈絕不認輸,就算是當王,也要做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王中王,四哥的左膀右臂。

胤襈心裏如是想著,面上也認認真真地跟自家皇阿瑪保證。

雖然這人輕他,賤他。

完全不拿他當親兒子似的,極盡侮辱輕蔑之能事。連他病得要死了,他都能下令將他從暢春園搬回八阿哥府,全不念父子之情。可他畢竟是自己阿瑪,生了他,給了他最好的教育、生活與參與奪嫡的必備條件。

是他從小就崇拜,想要成為的存在。

當年種種如風逝去,老阿瑪彌留之際,胤襈的心裏也是五味雜陳。

然而康熙的目光卻並未在他身上多做停留,聽到滿意答復之後便微微點頭,繼而將目光鎖定在十四身上,還向他招了招手。

十四含著眼淚湊上前,噗通一聲跪地上:“皇阿瑪,您說,兒子保證一個字一個字都記得清清楚楚,然後奉如圭臬。您怎麽說,兒子就怎麽辦。您知道的,兒子雖愚鈍,卻勝在聽話講信用。只要您說,兒子便聽的。”

康熙伸手摸了摸他的頭:“是,皇阿瑪知道,咱們十四是個好的。誠實又熱血,上孝敬父母,下友愛手足。皇阿瑪呀,別的都不擔心,只你跟你四哥雖為同母所生,卻因你四哥自小被抱進先皇後宮中故,讓你們少了些接觸,卻多有嫌隙。偏你這小子又是個熱血上頭,連朕都敢頂撞的。”

當年差點被自家皇阿瑪一劍劈掉的十四張了張嘴,想反駁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只能尷尬而笑,言說這都是多少年的老黃歷了?

兒子兩度出征,久經沙場,早已經磨練成真正的男子漢。再不會像年少時那樣輕狂多任性了,遇事而且知道多思多想。

康熙順勢誇他,並要求他再接再厲,繼續保持。

再不能仗著自己跟胤禛同母所生而越發刁蠻跋扈,不但不幫著親哥處理朝政,還從中使絆子,成為對方絆腳石雲雲。

更不許自己無法據理力爭,就去搬兩人共同的生母當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