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兩條路端看胤禛如何選擇(第4/4頁)

帶著除了胤礽之外所有在京成年皇子快馬加鞭,一路風馳電掣地往塞外方向。

與此同時,又經過兩日調養,身體情況又微微好了一絲絲的康熙隱隱有些後悔之意。看著虎威,含混不清地呢喃:“算算,劉進忠也……該到京城了。聖旨,該到……禮部尚書手裏了,也不知……京中……準備的如何了。”

虎威算著時間,他的消息此時應該也已經到了他哥手上。

他哥素來謹慎,所以才能在那幾年太子黨、大千歲黨、八爺黨等爭得天昏地暗、頭破血流時,置身事外,半點沒被牽扯上。

還從郡王升級成了親王,又被賜銀、又享受帝王雙俸的。

更在旁人打生打死的時候,悄然遠避開漩渦之外,立下無盡功勞,以實績在諸皇子中一騎絕塵。

如此心計,如此決斷。再不會在已經知道具體情況的前提下,作出確誤決定來。

基於對自家兄長信任,虎威熟練地給康熙擦著手臉,然後再溫聲說道:“皇上您固然是為了大清江山,做出最妥善安排,不惜犧牲自己。但消息猝然傳回去,四阿哥擔心您還擔心不過來呢,哪兒還顧得上這些?怕不是已經急匆匆迎過來,恭請聖安了。”

啊這……

虎頭萬分焦急,卻礙著處於君前不好胡言亂語。只能又是幹咳,又是使眼色的,示意自家表弟千萬謹言慎行。

如斯大事,可不敢信口開河。

否則萬一有個什麽一差二錯,太容易坑人坑己。

畢竟實實在在的禦前大太監親自傳旨,便茲事體大,禮部尚書不敢擅專,也必然會報到雍親王面前。

這麽好個名正言順的機會擺在眼前,誰也不知道四阿哥到底會如何選擇。

萬一他就遵旨而行了呢?

到時候虎威表弟這番話傳揚出去,豈不是得罪了兩代帝王?!

虎威自然明白虎頭表哥的關心維護之意,但是卻依然對自家兄長抱有絕對信心。確定四阿哥至誠至孝,會第一時間站在兒子的角度上,先考慮老阿瑪安全。

作為親老子,康熙對自家兒子都沒有那麽多信心。

畢竟若論及疼愛,其余皇子們加起來,也不如當年的胤礽。

可就因為二十九年他親征噶爾丹途中染病,分外思念太子,著人傳他與胤祉過去相見。結果只見到心心念念的太子面無憂色,毫無人子之心。

他傷心難過之下,狠狠發落了他一回,也嚴嚴管教過他一段時日。

卻不料事與願違,非但沒有把歪苗掰正,還讓他越來越信重索額圖。也越來越心焦,說出豈有四十年太子的誅心之語。

後頭幾番綢繆,屢有反意。

他都如此,那已經接到了聖旨,可以名正言順的胤禛能不心動?

可事實上,不管他到底心沒心動過,又經歷了怎樣一番掙紮。能在接到消息的當日,就妥善安排好京城事務,帶著所有在京成年皇子一路從京城到塞外地與他這個皇阿瑪請安。

不管是能力,還是用心上,都被康熙狠狠肯定了。

當躺在行輦上,連起身都做不到的康熙看著胤禛那一身風塵仆仆,滿臉焦急關切地上了行輦。還未開口,眼淚就流下來,萬般心疼地喊了一聲皇阿瑪時。

康熙只覺得,在二十九年秋被胤礽傷得透透的那顆老父之心似乎悄然痊愈,重又跳動起來。讓他不禁眸中含淚,重重地應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