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莊王護搭档(第3/4頁)

結果這喜怒不定四字,直接讓胤禛的老搭档皺了眉:“皇上若說別個皇子阿哥,奴才未曾深處,倒也無法置喙。但四阿哥與奴才共事多年,奴才以為深知之。”

“幼時如何暫且不論,自打他過戶部以來就一直兢兢業業。不管是戶部清欠,還是後頭推廣土豆等,都可以說居功至偉。便連當年隨征噶爾丹時,若沒有他陪同,咱們冠勇侯都無法守株待兔呢。”

被點名的虎威撓頭笑:“莊親王這話說得確實。皇上也知道,那時奴才還是個半大孩子。阿瑪奉命率軍圍堵叛軍之時千叮嚀萬囑咐,皇上您也格外交代。唯恐我這說來未來將星,實際小屁孩兒的我半路折損在沙場上。”

“虧得四阿哥平易近人,肯聽我這個小人兒意見。否則的話,奴才可真就連戰場都去不了,更別說一槍攮死噶爾丹了。”

而當時,若不是他瞎貓碰上死耗子,噶爾丹那廝可就又逃跑成功了。

若如此,說不定皇上為徹底解除後患還得禦駕親征。

槍炮一響,黃金萬兩。

那其中的勞費可就太多太多,從這個角度來說,莊親王所言也算句句有理。

四阿哥確實居功至偉。

胤禛雖不如何交際群臣,但畢竟有明晃

晃的功績在,誰都抹殺不了。

因此上莊親王挑頭,冠勇侯隨即跟上後,不少朝臣也連連點頭。最喜歡看胤礽尷尬的大阿哥更大誇特誇,對胤禛好一通贊譽。

足足誇了盞茶時間,然後才對自家皇父拱手:“再如何經天緯地之才,也是從奶娃娃長起來的,哪家孩子小時不尿炕?亞聖都說人恒過,然後能改。四弟如今秀出群倫,皇阿瑪就別計較他當年小事了。”

生生被打斷,又被勸誡的康熙:!!!

有千萬個不是想說,結果還未開口,他家四兒子就已經一臉誠惶誠恐地跪下。

言說自己德薄,再經不起莊親王伯、大哥與冠勇侯及諸位大臣的多方肯定。只是自幼蒙受皇恩,一心想著為皇阿瑪分憂,為大清效力罷了。

還沒等著康熙誇他兩句,說自己偶然提及,無非是勉勵之意呢。

胤禛就認認真真地磕了個頭:“早年承蒙皇阿瑪訓斥,此十余年以來,皇阿瑪未曾降旨申飭兒子再有喜怒不定之處。應是兒子省改微誠,已荷皇阿瑪洞鑒。如今兒臣年過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喜怒不定四字關系到兒子生平。還請皇阿瑪垂愛,將諭旨內四字免記。”

胤禛一直兢兢業業,處處為他分憂。

且不爭不搶,沒有任何不臣之心。回京後,跟胤禔一道看管廢太子跟老十三,也沒少照顧他們。

廢太子之後,所有人對此事噤若寒蟬。

鮮少有人肯出面力保之,也就是胤禛還念著手足之情,很給胤礽說了幾句好話。

方方面面說來,四阿哥都是康熙眼中的好兒子。

這會子見自己隨口一語,就讓兒子如此重視。康熙還難得起了點慈父心思,親自上前把人扶起:“這十余年來,確實未見你再有什麽喜怒不定之舉。朕前頭偶然提及,無非也是愈加勉勵之意。”

然後吩咐起居注官,此語不必記載。

胤禛千恩萬謝之間,胤礽卻只垂眸,不讓任何人瞧見自己眼中冷意。

老大賊心不死,前頭那喇嘛事必然與其有所幹連。畢竟,那廝都能信那張明德的鬼話,試圖用那狗屁的異能者來戕害他了不是?

老八也是個狼子野心的,竟然能勾動許多朝臣保舉其為太子。

老四忠誠於他?

或者吧。

諸兄弟間,他跟老三與自己最好,可他背後的勢力也太大了些。真能甘心一直不起心動念,將這個賢王做到底嗎?

氣氛既然已經被打斷,康熙也就不再點評諸皇子。

只囑咐廢太子:“朕今日放了你,你應該深念朕恩。旁人說你不好的,你不許記仇。前頭拘執你的時候,就算你身邊的宦官侍衛也有說你不好的。都是因朕審問,所以他們才奏,你不得再歸咎其人。且凡規勸你的人,都是你的恩人。順你行事的,才是坑害於你的。”

胤礽屈膝跪下:“皇阿瑪所言極是,兒子必聽之信之,絕無違拗。”

康熙又讓胤礽改掉以往毛病,傾心信任他揀拔出來的諸臣。若能遵諭而行,不但是朕的福氣,也是你的福氣,天下的福氣。

若人怙惡不悛,重蹈覆轍,那就是在自尋死路。

說到這裏,康熙便又涕泣,言說若胤礽能敬慎奉行,他就再也不提前事。

群臣:???

所以,前事一筆勾銷,太子還是太子唄?

事情都已經明朗到這種程度,群臣可就不敢再不給當今跟未來天子面子了。一個個趕緊為請復立太子事上書陳奏,結果卻都被留中不發。

這一次倒不是康熙矯情,還要演什麽三請三辭,實在眾望所歸,盛情難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