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莊王護搭档(第2/4頁)

胤襈鄭重謝過惠妃,親自送她出門後,回頭就跪在了親額娘的床前。

良妃衛氏自來天姿國色,乃宮中頭一號的美人兒。這才能以辛者庫出身承寵,並順利為康熙誕下八阿哥。

便如今年老,也不減當初韻致。

只見她雙眉微蹙,眼底掉落幾許晶瑩:“我兒自小努力,文學武功在諸皇子中均列前茅。只受我這個不爭氣的生母拖累,這才……”

那等殘忍之語,良妃可不忍半個字兒加諸在嫡親骨肉身上。

只道自己橫豎一副殘軀,活著也是拖累。

還不如……

良妃垂眸,還不如即刻身死,用這條命來換皇上些許憐惜愧疚,莫再留難她兒子。

看出她眼中決絕的胤襈大驚,趕緊砰砰磕頭,哀求不止。

八福晉郭絡羅氏雖對親婆婆觀感一般,甚至隱隱有些嫌棄她拖累了自家爺。但多年夫妻,也讓她清楚地知道親婆婆對自家爺的重要性。遂也不敢怠慢,忙跟著跪下哭求。

言說她們爺這麽多年兢兢業業,只為了給額娘爭氣。若到了到了的,額娘卻因他之故而有個三長兩短,又讓他情何以堪?

見額娘微有動容,胤襈趕緊又加了句:“額娘若有不測,兒子也絕不苟活。”

良妃衛氏震驚擡頭:“不,你不能!”

“我能。”胤襈斬釘截鐵地開口:“兒生不由己,死卻可以。如福晉所說,兒生平所願便是給額娘長臉,讓額娘享福。到頭來半點未成,還連累慈母身死,兒又有何面目立在天地間?”

良妃淚眼朦朧地看過來,卻只見他一臉堅定。旁邊兒媳婦還道若兒子有什麽不測,她絕不獨活。

雙重壓力過來,加上意圖被惠妃發現。

良妃就不免有些遲疑。

宮妃自戕是大罪,若走露風聲,很可能就與她想要的效果適得其反不說。她也是真怕兒子說話算數,兒媳婦也不打誑語。雖郭絡羅氏不是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兒媳,但對她兒子癡心一片。

猶豫遲疑間,良妃就被老八夫妻倆勸著用了些粥水。

而後又召了太醫,細細診了脈。此後幾日,八福晉郭絡羅氏甚至誰在了婆婆臥房的貴妃榻上。就怕她一個想不開,再度嘗試走絕路。

誰聽了,不得嘆一聲良妃愛子心切,八阿哥至賢至孝?

只康熙不如何在

乎,一心惦著他的寶貝太子。跟群臣們打好提前量之後,他就召見胤礽與諸皇子與文武群臣入宮。

開口就憶及往日崢嶸。

言說他初次出征,便留皇太子協理朝政,舉朝都誇獎於他。

後來出師寧夏時,太子聽信匪人之言,才讓他愛惜稍衰,還因此而將幾人依法處置。因此外人稱議皇太子不孝,所行不善。其後皇太子不知悔改,有類狂易之疾,遂命拘禁……

反正最是小人進饞,後來是魘鎮惹禍。

太子清清白白一個。

要不怎麽前頭皇太子也有暴怒捶撻傷人之舉,卻並未致人於死,也沒有幹預國事呢。如果人真的被殺了,哪有無姓名罪證的道理呢?

因為這些都是魘鎮所致,也是被人造謠。

皇太子被關押起來時,若不是他委任心腹侍衛加意防護,皇太子都容易被人所害。到京後太子居於鹹安宮,他也想起這茬兒來。凡是看守之人都責令小心防護。以至於聖躬違和,每每想到皇太子事都極為痛惜。所以稟奏皇太後,皇太後懿旨也說她老人家亦惜之。

工具人兒的太後,此前未說一句,如今所言倒被奉為圭臬了?

曾經看管過的廢太子的阿靈阿心中腹誹,萬般慶幸自己事到臨頭時福至心靈,沒有真趁機坑害胤礽。否則這家夥東山再起,他還不得被秋後算賬?

唔,給大阿哥點蠟,給所有舉薦過八阿哥的同僚點蠟。

朝堂之上,康熙感嘆完之後,廢太子胤礽的表演隨之而來。只見他雙膝跪地,滿眼赤誠:“皇阿瑪諭旨至聖至明,凡事都是兒子不好……”

好一番認錯後,便是詛咒發誓,言說不改諸惡,天亦不容。自言不再有希望,朝臣等也斷斷不可再望他為皇太子。

康熙又嘆,言說遍觀史冊,古來太子既廢,便沒有生存者,過後人君無不追悔。自從胤礽被禁後,他也是日日不能釋懷。染病以來,召見一次,胸中疏快一次。

然後就是對皇子們的點評:“朕之諸子,多令人視養大。大阿哥養於內務府總管噶祿處,三阿哥養於內大臣綽爾濟府上。惟四阿哥,朕親自撫育,幼年時微覺喜怒不定。現在他卻能體朕意,愛朕之心殷勤懇切,可謂誠孝。”

原本,按著康熙的意思,是要把所有皇子都褒貶一通,再突出一下胤礽的好。

側面強調一下,他當初廢太子是為了家國社稷,不得已而為之。如今發現錯誤及時改正,也是為了天下社稷而復立太子。